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7章:娘来了(1 / 2)





  李卫国安安静静的喝着咖啡,安主任说:

  “我承认现在我国医疗行业有弊端,没必要的处方,没必要的化验诊断太多,可医生不全是为了效益工资,之所以多开化验确诊,是我们的医生经验不足,你是知道的,同一个病症也分很多种,急性病和慢性病,继发性和感染性等等,医生开药治病也会对症下药,这点我觉得你说的太偏激了。”

  李卫国没接话,安主任接着说道:

  “可能是改革开放以前留下的习惯,也可能是我们医生不自信,但你有没有想过问题的本质?”

  “什么?”李卫国问。

  “我们的医生,在诊断上的经验不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呵呵。”

  李卫国用冷笑回应,安主任说:“你不能拿你的经验和视野,去看待整个医疗行业,在大趋势下,我国医疗诊断经验方面,的确弱于西方,所以我们才做更多的检查,这点有没有想过。”

  李卫国刚要反驳,安主任就抢着说:“听我说完,你不能把你当成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你在这,整个行业的水平在这,中间有这很大的差距。”

  看着安主任比划的手势,大家沉默不语,只听他接着说:

  “原因你可能不知道,在西方国家,医学生是要大学本科毕业后,才能报考的专业,入学和执照都特别难考,所以西方的医生,是特别严谨而且高等职业,可我国呢,高中没毕业可以去卫校,学满两年出来,在医院里实习后就能参加医疗工作,久而久之可想而知。”

  “我国医改一直在做,可诊断经验方面,我国的整体水平真的很差劲,另外这也不是我要找你聊的主题。”安主任顿了顿说:“我是学西医的,但我也对中医很感兴趣,特别是中医诊断,望闻问切,这段时间我抽空研究了一下。”

  “怎么呢?”李卫国问。

  “前段时间我还说,要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学,向组织部和教育机构批准全科学,但我这段时间发现,光这么做还不够。”

  “比如呢?”李卫国又问。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中医诊断的经验推广向全世界,让世界认可我们,然后在辗转回到国内,有了国际认可,我们才有资历,把我国医学水平,整体提升起来。”

  “想法不错。”苏校长插话,“但也很难做啊,就比如论文这关就过不了。”

  “我相信事在人为,这是唯一促进中西医融合的机会,互相取长补短。”

  李卫国说:“你的想法我明白,叶飞也跟我说了,他要写论文发到期刊上,我也同意了,这事就交给年轻人来做吧。”

  “李教授。”安主任加重语气说:“叶飞还年轻,这种事应该你们这些老一辈的人来呀。”

  李卫国摇头感慨的说:“你可别闹了,我们都六七十岁了,你让我在研究学术论文,还要发表国际期刊,光翻译都能把我们逼死,更别说让我们做研究了。”

  苏校长也笑了,“安洪峰,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做这事的确困难,还不如交给年轻人呢,他们年轻有活力有拼劲,我们都老了,很多事都跟不上时代了。”

  “可是年轻人的技术不够啊。”安主任又说:“都让年轻人来做,你们觉得能做好?”

  “能。”李卫国坚定不移的说:“我们虽然放手,但也没说什么都不管,还是可以幕后扶持的,比如,需要的技术,资料,我们都可以无偿奉献的。”

  “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安主任看向叶飞说:“回头我给你介绍国内医学杂志的主编,你认识一下,可以先做系列专栏,先看看效果,等系列专栏做完了,在发表国际期刊。”

  “我会做的。”叶飞肯定的说。

  “是一定要做好。”

  “一定会。”

  ……

  医学专家报告会结束的第二天,叶飞的娘和师娘坐火车来了北京。

  苏学姐和苏校长开了两辆车来车站接人,这是娘第一次来北京,又因为半年不见,叶飞等待的很焦灼。

  终于,在出站口看见久违的娘亲,叶飞激动的冲了过去。

  “娘!”

  “小飞!”

  娘俩激动的抱在一起,这是久别重逢的感动,亲情血浓于水。

  “让娘好好看看,你胖了,长高了,人也精神了。”

  “娘,你在家还好么?”

  “好好,都挺好的。”

  李卫国见到师娘,互相绊了两句嘴,在苏校长和苏学姐的帮忙下,一起拿着行李上了车。

  叶飞还给娘介绍了苏校长和苏学姐,娘表现的有点手足无措,“还让校长亲自来接,这多不好意思。”

  “没事娘。”

  上车开回家的路上,叶飞被娘和师娘两人缠着问:生活怎么样啊,吃的好不好啊,找没找女朋友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