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3节(1 / 2)





  陈青跪拜于地,薄唇微启:“臣当不辱使命!”

  他霍然站起身来,红色盔缨和颈中的朱色领巾扬起,金甲脆响。身边的令官接过他手中之物。陈青飞身上马,调转马头,朝着两千精兵凝眸片刻。忽地拔出佩剑,直指上天,大声道:“我大赵太平日久,现有房氏反贼,占我城廓!毁我桑田!戮我同袍!两浙百姓,受兵刀之祸,流离颠沛者众!今日诸将士随陈某南下讨伐反贼,要还两浙一个清明,还百姓一个太平,你们可愿意!!”陈青大喝一声:“可愿随陈某同赴生死!???”

  两千将士慷慨激昂高声应道:“誓随将军共生死!!!共生死!!!”其声如雷,气势如虹。

  陈青高举佩剑:“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陈某必与众将士生死不离!!!”

  “生死不离!生死不离!生死不离!!!”众将士群情激昂,高举兵器,大声呼喊。整个开封城似乎都在这两千人的呼喊中震动起来。御街两边的百姓们也纷纷呼喊起来。那两千儿郎里,也有他们的儿子、兄弟、丈夫啊。不少人已拭起泪来,却依然高喊着生死不离四个字。

  赵棣心里一阵发毛,他第一次领会到陈青为何号称大赵第一勇将,更体会到太后娘娘对陈青的顾忌是多么明智。这样能令将士奋不顾身一呼百应的人,一旦黄袍加身,谁能挡得住他?

  赵栩胸口禁不住的起伏,眼中更是酸涩无比,对着阳光,他眯起眼,又是高兴又是担忧。他自然盼望舅舅得胜,平安归来,天下太平。可也担心舅舅得胜后,太后娘娘更加猜忌他,只能期望用人不疑的爹爹身子快些好起来。

  随军鼓管大乐奏起。殿帅黄旗高高擎起,诸军再次朝宣德楼呼拜“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陈青举起手来,中军鸣角。步军转身成为前军,向御街而行,直向南薰门而去。今晚将在城外六十里处会合两千弓-弩精兵、三千辎重兵力,扎营安寨,明日大军正式出征。

  陈青向高太后行礼告别,带着赵栩赵棣、各宰执以及兵部礼部、太常寺众官员,缓缓跟着骑兵而行。到西门大街后,众人和骑兵将士们暂别,转往旗纛街祭旗。

  旗纛街两侧早已被内城禁军站满,禁军身后的百姓远远看见众骑缓缓而来,顿时欢声雷动。唤面涅将军的有,唤太尉的有,唤陈将军的也有。

  正靠着旗纛庙的魏氏包子铺,二楼窗口,孟氏女学的一班小娘子们也纷纷抻长了脖子,兴高采烈起来。

  六娘九娘和四娘七娘在两扇窗前,默默看着众骑越来越近。

  陈青依然是冰山似的俊脸,毫无表情,他一手持缰绳,一手压在身侧佩剑的剑柄之上。虽然只是骑在马上,围观者却有被泰山压顶的感受。

  陈青身后是一样毫无表情的赵栩。两舅甥面容肖似,引来更多百姓的欢呼。再后面是吴王赵棣,还有苏瞻蔡佑带着诸重臣。旗纛街上各种呼喊“燕王殿下”、“吴王殿下”、“太尉”、“苏相” 的声音此起彼伏起来。蔡佑在马上酸溜溜地想,不就是长得好看嘛!不就是年纪轻嘛!真是!东京城的百姓们果然肤浅,只看脸啊!

  临近庙门口,赵栩忽然听见有清脆的声音喊道:“燕王殿下——!”却是个小娘子的声音。跟着就有不少小娘子笑着也大喊起来:“燕王殿下燕王殿下!——”

  赵栩心中一动,侧头望去,却见宽阔的街对面二楼有扇窗口站着四个小娘子,隔得这么远,他也看得清楚。是阿妧啊!

  六娘和九娘瞠目结舌地看着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的七娘。魏先生却哈哈笑着拍着七娘的肩膀也大喊了声:“太尉!——陈太尉!”

  包子铺二楼炸了锅,平日温文尔雅守礼的小娘子们纷纷喊了起来。就连张蕊珠也朝着吴王瞩目,暗暗喊了一声殿下。孙尚仪叹了口气,世风日下啊,好好的军礼,这汴京百姓竟然追逐起两代美男子起来!

  原来阿妧也来看祃祭啊,或者,是来看自己的吧。这军礼有什么可看的。赵栩想着,看着九娘所在的方向,禁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来,心里高兴得很。

  江汉春风起,冰霜刹那除。他这略一展颜,明明刚入秋,却似春风一般不知道发了多少人心头的枝上花。

  九娘不敢多看,默默转开眼,却发现后面的苏瞻远远看上去似乎比起四年前开宝寺时消瘦了许多,身姿依旧如松,气韵依旧似玉,恐怕是操心国事太甚了。九娘就想起来还没问过阿昉,明年他会不会下场参加大比,殿试后会不会入仕。如果她还在,肯定是不赞成的,阿昉明年才十六岁,正是该天南海北游历考察拜师交友的年龄,三年后十九岁,大比以后,才合适成亲生子,外放为官,有了对民情的了解,也才适合做一方父母官。只是,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替他细细计划,也不知道阿昉在国子监上舍,如今是不是排在最前面几位会被直接授官。可是她做娘的,私心里却不那么希望阿昉为官,只可惜苏家、苏瞻怎么也不可能允许他去做一个书院的院长。

  陈青众人,在太常寺官员引导下,迎神,三献礼,饮福、彻豆、送神、望燎。祭祀过蚩尤战神和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金鼓角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祗五昌神众。围观者鸦雀无声,诚心诚意祷祝陈青马到成功早日凯旋。

  女学众人一边听着孙尚仪的细细讲解,一边默记着祭祀的各项细节。九娘远远看着陈青等人的身影,想起前不久还在州西瓦子里对自己亲切笑谈的他,明日就将奔赴沙场,血战他乡。她两世来都活在太平年代,此刻不由得黯然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