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3节(2 / 2)


  陈太初默默看了她片刻:“愿闻其详。”

  ***

  汴京的雨停了,蓝黑色的夜幕被洗过后,拉出一片璀璨星河。初五是最好的观星夜,汴河上虽不闻丝竹之声,却小舟如织,吟诗说笑声不绝。隋堤上柳林中,也不乏相约而来的郎君娘子,送百索,赠香包,你侬我侬,远胜那遥相望的牵牛织女,真是星汉西流夜未央。

  翰林巷孟府,大半院落都熄了灯火,星夜下隐约见花影树影重重,移上回廊,映上阑干。

  “九娘子,早些安歇吧?”慈姑柔声道,指了指一旁的林氏。

  九娘转过头,见林氏手托着腮,撑在罗汉榻的矮几上,架不住睡意,眼睛早合上,头慢慢地掉下去又抬起来一些。她膝盖上的针线活,针还插在上头。

  九娘点点头,将手中的笔搁了下来,走到林氏身边,将针线收了,轻轻拍了拍她:“姨娘,回去歇息吧。”她上次一夜不归,吓坏了林氏,这几夜早早地就来东暖阁陪着,似乎看着心里就踏实了。

  林氏迷迷糊糊地张开眼:“九娘子!你在就好!吓死奴家了!”她看了两眼四周,拍了拍心口:“原来是在东暖阁啊。”

  玉簪轻手轻脚地端了水进来,伺候九娘洗手,轻声道:“阮姨娘刚刚没了。”

  九娘一惊,还没说话,榻上的林氏打翻了手中的针线箩筐:“玉簪?你说什么?”

  她们到木樨院的时候,程氏已经去了回事处安排诸事,只有孟建一个人在堂上站着,面上神情古怪,手中捏着几张纸。看到九娘,孟建嘴唇翕了翕,忽地抬起手,喃喃道:“她给阿娴留了好些银钱做嫁妆。”他点着头,想笑又笑不出来:“阿娴——还在吗?还回得来这个家吗?”大理寺一点消息都没有。

  九娘行了礼,轻声道:“爹爹请节哀。”她虽然不知道阮琴娘究竟是何来历,却肯定不是阮玉郎的妹子,恐怕只有她所谓的姑母阮眉娘才知道了。人死灰飞烟灭,这个女子,匆匆离世,所生的两子一女,却没有一个在身边。

  孟建颓然坐下,看着手中的几张交子,手背上还有琴娘临终前死死掐的指甲印,疼得很,有些血丝渗了出来。他心跳得又慌又急,他待琴娘不好吗?她为何那么怨恨自己,她不是心里只有自己的,最柔顺的,为何说出那般可怕的话!他摇摇头,似乎可以甩掉刚才听到的那些话。

  他才是老夫人亲生的儿子?她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都是笑,又都是恨。他是和二哥同年同月生的,他是老夫人亲生的儿子,那二哥呢?二哥又是谁?

  姨娘当年做了什么?还是爹爹也知道?小时候爹爹最疼爱他的,他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不想去学堂,就能躲在青玉堂一整天。他和二哥吵架,总是二哥挨爹爹骂。他只是称赞了阿程好看,爹爹就给他娶到了阿程。他没考上礼部试,爹爹还是想法子给他在鸿胪寺某了差事。就连九郎十郎,也是这么宠大的。

  她竟然说她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嫁给自己?说自己命中注定一辈子没出息?害得她的儿子女儿也没有好去处?

  孟建打了个寒噤,茫然看向九娘。这个是自己亲生的女儿吧,不会错的,她这么聪明,是因为自己本来就是孟家嫡子吧?

  “阿妧——?”孟建猛然站起身,吓了林氏一跳。

  九娘抬起眼,站起身来行礼应了一声。

  孟建挥手:“你们都出去,我同阿妧有事说。”

  林氏和慈姑相视一眼,还没行礼,孟建已经暴跳起来:“出去!出去!我的话听不见吗?!我才是这府里的郎君!”

  他面容扭曲,却又似笑似哭。

  九娘柔声道:“爹爹,你先坐下,有话好好说。”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春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出自王昌龄(唐)《从军行二首》,原诗句是秋草马蹄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