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62 被人者,人恒被之(2 / 2)


宋哲深深下拜:“谢王爷……不,谢主隆恩!”

……

在这之后,益王仍然在军营中“卧床养病”,而镇西军的攻势却一下子变得凌厉疯狂起来。

河平军和延平军在一天之后赶到京都,从镇西军的包围圈外面夹击,但因为兵力太少,仍然起不到多大效果。

从南方来的边境军还要七八天才能到京都,御林军绝对撑不到那个时候,而且京都城内囤积的粮食也已经不多了。满城数十万人口加上三万御林军,粮食的消耗量大得惊人,开始时那两天囤积的一点根本撑不了多久。

要是粮食耗尽,百姓们开始挨饿的话,必定又会引发动乱,守城更加困难。

守城兵力严重不足,京都除了各府里的府兵侍卫、百姓里的大批男丁被征用以外,但凡稍微会武的达官贵族子弟,不少人也都上了战场。

太子亲自在城墙上驻守,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回过太子府,谢渊渟也在那里,还带着唐侧妃所出的一个庶弟,十皇孙谢正熙。

谢正熙才十二岁,早早就跟着太子开始练武,现在已经小有身手。京都御林军守城艰难,太子和谢渊渟前去援助的时候,他也吵着闹着要去。

唐侧妃拦着不让他去:“你才十二岁!征兵最小的年纪都还要十五岁呢!别胡闹,快回去!”

谢正熙不服气:“十二岁又怎么样,家里好几个侍卫一起上都打不过我!我也能上阵杀敌!”

唐侧妃被气得不轻:“你没上过战场,知不知道战场上有多危险?刀剑无眼,一个不小心出了事怎么办?你看你哥哥,他就知道待在家里,好好陪着母妃!”

八皇孙谢正楠已经十七岁,按理说到了可以上阵的年纪,但唐侧妃拦着不让他去,而且他自己本身也没有这个意思。贵族官家子弟上不上战场,完全是出于自愿,所以并没有人逼他。

谢正熙小小声地嘀咕:“那是因为八哥哥胆小,而且他武功还没我好呢……”

谢正楠在旁边听见了,脸色微红,有些尴尬。唐侧妃连忙安慰他。

“你弟弟人小不懂事,别听他的。上阵杀敌那是将士们的事情,你们都才多大年纪,多你们一个少你们一个又不能决定赢不赢得了,去了也没多大用。在家好好待着,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你们万一要是出个三长两短,母妃就没法活了。”

谢正熙仍然不服气,一脸严肃地:“母妃说得不对,父王说过,要是人人都觉得少自己一个没有影响的话,整支军队里就没有一个人会去全力杀敌了。我们虽然不是军队将士,但也在京都里面,京都要是被攻破了,我们到时候会更危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唐侧妃简直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谢正楠和谢正熙都是她亲生的,谢正楠早出生五年,因为太子妃被关在庵堂里,一直是由她自己带着。但谢正楠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太子对他不怎么满意,后来再出生的谢正熙在三岁之后,就变成了大多数时候由太子自己亲自来带。

所以谢正楠跟着她的时间居多,谢正熙跟着太子的时间居多。谢正熙从小由太子手把手地教导长大,深受太子影响,耿介端方,比性子和软的太子还要刚硬上几分。而且小小年纪就一副正经严肃的样子,甚至常常对唐侧妃说教,弄得唐侧妃又气又笑又无奈。

这时太子正好经过,听见了谢正熙的一番话,过来赞许地拍了拍他。

“说得不错,平日里教你的倒是记得清楚。”

谢正熙欣喜地抬起头:“那父王,我能跟你和七哥哥一起去守城吗?”

唐侧妃低斥道:“正熙,别胡闹,你去了父王和你七哥哥还要分心照顾你,你这不是在拖他们的后腿吗?”

太子笑道:“你别小看正熙,他的身手可是已经相当不错了,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定本宫都不是他的对手了。”

谢正熙五岁开始练武,勤奋刻苦,从不懈怠,皇家传授给他的又是上等武学,虽然现在年纪还小,但确实完全可以对战好几个普通士兵而不落下风。

唐侧妃一脸焦急,仍然想要劝阻:“可是正熙他才十二岁,还没到能上战场的年纪啊……”

太子摆摆手打断她:“战争从来就不是只属于成人的,正熙既然有这份勇气,让他早点接触也不是坏事。他就算不用真的上阵杀敌,也可以跟在本宫身边,见识见识真正的战场,对他将来有好处。”

谢正熙高兴得不行,难得露出一个小孩子的样子:“谢父王!我一定好好表现,不会给父王添乱的!”

唐侧妃只好不再说什么。太子的脸色微微沉下来,道:“你也别太护着孩子,多督促督促正楠习文练武,他的身手确实还不如正熙。要是不想走从武这条路子,那也没什么,在读书习文上面多下点工夫就是,现在这样文不成武不就的,将来怎么成得了大器?”

跟小了五岁的谢正熙比起来,谢正楠确实差多了。太子也不是没管教过,但都说孩子三岁看到老,谢正楠小时候已经被唐侧妃养出了秉性,坏倒是没坏到哪里去,就是懒散松垮,游手好闲,不求上进。

等到七八岁的时候,太子再想鞭策教育他,已经十分困难。谢正楠文采才华没有,但小聪明小滑头倒是不少,会用各种方法偷懒耍滑,逃避学习,把太子请来教文习武的先生气走了好几个。太子毕竟政务繁忙,没有工夫天天盯着他一个人,失望过多次之后,看他实在是起不来,也就只能随他去了。

唐侧妃被说得低垂下头:“妾身惭愧,殿下教训得是,妾身一定会好好管教他的。”

谢正楠虽然也低着头,但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生在皇室贵族是他命好,就该好好享受,习文练武那么辛苦的事情,他才不愿意去做。唐侧妃虽然每次都答应得好听,但连太子都管不住他,她就更管不住了。

太子带着谢正熙一起去了京都城墙上,他在城墙上看到下面硝烟弥漫刀光剑影的战场,虽然一张小脸煞白煞白,但总算还是坚持了下来,没有被吓跑。这些天就跟在太子和谢渊渟后面,帮忙跑前跑后,上阵的决心倒是很坚定。

这两天镇西军的攻势突然转为猛烈,太子和谢渊渟都要领兵跟镇西军交锋,以谢正熙的年纪,毕竟的确不适合真的去杀敌,就把他交给了宁霏看着。

宁霏对这小少年很有好感。唐侧妃深藏不露,绝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但谢正熙却清澈干净得像是纯水一般。看来孩子长成什么样,跟是谁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最重要的还是由谁来带。

宁霏陪谢正熙在城楼上看了一天,镇西军的攻势在傍晚暂时放缓下来,谢渊渟带着一身硝烟和鲜血的气息回到城楼上。

“南城门快要守不住了。”谢渊渟卸下身上染满鲜血的银白铠甲,随手丢到一边,“父王还带着人在那边加固南城门,但明天镇西军再来一次进攻的话,南城门必破无疑。”

“七哥哥,明天让我也去杀敌吧!”谢正熙拉着谢渊渟,“万一城破了,镇西军冲进来,我们想躲也没有地方躲的!”

谢渊渟给了谢正熙脑壳上一个暴栗:“不用这么激动,要是京都真的被攻破了,有的是机会给你杀敌,就怕到时候不知道谁被谁杀。”

宁霏也给了谢渊渟脑壳上一个暴栗:“怎么说话呢?”

谢渊渟揉揉脑袋:“我又没有瞎说。南城门最多撑到明天,到时候十万镇西军一起涌进京都,我们不可能抵挡得住。”

以他和宁霏等人的本事,即便是在这样的战乱中,要逃出京都也是轻而易举。但如果益王一派真的占领京都,登基为帝的话,他们真正堪忧的是未来。

虽说江湖和朝廷一般情况下井水不犯河水,但这并不包括改朝换代的时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朝更迭,天下大乱,没有任何人能够置身事外。

自从宁霏知道他是蓝夙之后,他对九重门的秘密就不再保守得那么小心谨慎。这次镇西军进攻京都,为了帮助守城,他动用了大量九重门的人力物力,不敢保证益王一派不会发现他和九重门的关系。

到那时候,即便他带着众人躲进江湖,益王一派很可能也会像当初建兴帝下旨剿灭隐观会一样,派军队来剿灭九重门,铲除他们这些前朝留下来的余孽。

宁霏沉吟道:“我今天在这里看了一整天了,关于镇西军这两天突然加强攻势,我觉得有些奇怪。”

谢渊渟给了谢正熙一个眼色:“你这么想做点什么的话,去父王那里帮忙,那边应该正缺搬砖的。”

谢正熙鼓着一张小脸气哼哼地出去了。

谢渊渟转向宁霏:“哪里奇怪?”

“益王这几天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从镇西军那边的密探那里传来的说法,是益王中的毒已经解开,正在卧床静养。但毒是我下的,我很确定,今天已经是中毒第七天,在没有解药的情况下,益王就是再想尽办法压制毒性,也不可能活到现在。如果益王已死的话,主子都已经没了,当臣子下属的不会还如此拼命。但是镇西军包括益王麾下其他的小支军队,反而进攻得更加疯狂,这是为什么?”

谢渊渟道:“你不是说你给了宁霜三份毒药和解药吗?会不会是宁霜手上的解药落到益王手里,他已经解了毒了?”

“不会。”宁霏摇头,“我给宁霜的解药的确不假,但只对女性有用,针对男性体质的解药并不相同。益王就算是拿到了宁霜手上的解药,也解不了他的毒。”

她不敢保证宁霜给益王下毒一次就能成功,所以确实给了宁霜三次机会。但她也早就预料到宁霜不是什么聪明角色,万一她落到益王手中,被益王一诱骗一威胁,很可能就傻乎乎地把剩下的解药交了出去。所以用这种解药是最合适的。

谢渊渟也沉吟了一下。

“那会不会是益王其实已经毒发身亡了,但有人隐瞒了他的死讯,让军队继续攻城?”

“我觉得就是这样。”宁霏说,“没有效忠对象的军队是不成立的军队,益王这一派当中,应该已经出现了新的主子。能隐瞒他死讯并且继续号令军队的,只有一个人——镇西王很可能已经反叛益王,打算自己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