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上个课(2 / 2)


  “恩,我字是不好,不过我又不用当才女考状元,要那么好做什么。你有这个心,不如给我弄几本启蒙的书过来,我先随意教他们识几个字,免得他们以后去上学,一个字也不识被别人笑话。”柳玉琴趁机要求道。

  “好的。这不算什么,下回给你带来。”陈三满口答应了,叶子那里书多的是,应当能找到几本启蒙读物,就算找不到,让叶子或者夫子给默写一本也不算什么。说着他不去逗弄小黑了。

  阿智一直盯着柳玉琴写在雪地上的字在看,自然也看得出来她写的字不好,可是他看的点却不同,是通过这些字,来看柳玉琴的学识。一个十岁大的小姑娘,能解释出这首诗的意境,已经很不易了。虽然陈三早就懂了这首诗的意思,但毕竟陈三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且陈三年纪也大过柳玉琴啊。而他自己,要不是跟在叶子身边,也不一定会懂这首诗。

  他可以说,就算是已经念书的十岁孩子,也肯定不能有柳玉琴的这种见解。柳玉琴越来越令他觉得,她就象个经历了很多事情的,有很多智慧的人。

  “可是,她明明就只有十岁而已,为什么呢?”阿智苦苦思索着,忍不住问道:“柳姑娘读了很多书啊?”

  “哪里啊,不过是我娘我奶奶有空就教我几句而已。”柳玉琴笑道,她不想与人谈这个话题,就又问:“这样的天气,你们怎么来了?路上好走吗?” 他们冒着风雪骑着马而来,搞得柳玉琴生怕是他们有什么要紧事。

  “才刚下雪,路上还比较好走。”阿智回过神来,答。他知道自己不该问这句话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想说的过往,何况柳家本来就满是疑点。就是主子他们也都觉得柳夫人是个奇女子,能教出这样的孩子也说得过去。

  可是相处时间长了,他还是能不停地发现柳玉琴身上的亮点,让他不知不觉地就想要去找答案。这时候,他不由地就羡慕起陈三了,陈三的心比南瓜还大,什么都可以不想,好象在他眼里,有好吃的就万事大吉了。不过这样的人,也活得自在快活。

  半山山庄有修好的路出山,虽然下雪了是有影响,但还不至于不能出山。只不过要是再多下几场雪,再冷点,大家也不会出来了,毕竟下了雪,路状会变差很多,特别是雪大后,路就更难走了,不到万不得已,谁要吃这种苦头。

  陈三却指了指马背上的几捆油布,说:“叶子说怕雪太大,把菜冻死,让送些油布来给你们用。”

  “哦,真是多谢了。”柳玉琴惊讶又感动,她没想到叶子居然还懂这个。看来改天还可以和他谈谈,如何改进现在的大棚。

  “他就是瞎操心。”陈三却不为以然地说,他认为柳玉琴一定会考虑到更周到,不需要他们操心。在他心中,柳玉琴是个很有成算的人,绝对不会做无用功。可以说,他算是柳玉琴的迷弟了。对柳玉琴有着迷之自信,觉得任何事情在她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柳玉琴汗颜,她真没想得这么周全,不然也不会发愁了。

  “哦,对了,南瓜发糕还在不在?”陈三又问。

  “还有几块,你再不来,我们就吃完了。”柳玉琴笑道。幸好还留下了几块没吃完,不然这会儿还真没东西拿出来了。

  陈三欢呼一声,就要和小家伙们一起去玩堆雪人了。

  柳玉琴好笑地摇了摇头,问阿智:“有段时间没见到你了。现在很忙吧?”

  “有点。”阿智答。他的事情很多,确实不象陈三这么闲,今天也是因为叶子不放心陈三一个人过来,才让他跟着过来的。陈立秋也忙得很,没空陪着陈三。这种天气,大家都不能放心陈三一个人出门,所以他才放下手中的活陪着跑了这一趟。

  “哦,对了,村里现在应该没什么菜供应给你们了吧?有新鲜蔬菜吃吗?”柳玉琴又问。她家园子里的菜比较多,就姐弟三人吃不完。

  “贮存了不少白菜萝卜,山庄里也种了些菠菜茼蒿类的,学着你的样,盖了很厚的草席子,供应主子吃还是够的。”阿智笑道。

  “恩,这样也行。不过,等雪停了,还要要把草席子揭开让菜多透透气的。不然都变黄,也怕长不大。”柳玉琴又提醒他。

  阿智一听,表情都严肃起来连忙说:“好的,我回去会告诉他们的。”

  “不过,变黄也能吃。其实还有一道菜叫韭黄呢,就是故意把韭菜养成黄色的。吃起来比韭菜更加嫩呢。”柳玉琴又说。在现代韭菜比韭黄便宜多了。

  阿智听得一愣,还是第一次听说韭黄这道菜,连忙问:“菜为什么会变成黄色?韭黄比韭菜好吃吗?”

  “我觉得都差不多吧,就是嫩一些而已。绿色菜的生长需要太阳光,在黑暗下长就会变黄啊,比如豆芽菜,就是黄的。”柳玉琴答。她不好讲植物的光和作用,只能告诉他,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如果没有足够的阳光,大部分植物的生长也会变差的,甚至停止生长的。

  “哦,难道冬天菜就少了。不止是因为天冷了啊,还因为少了阳光。”阿智又说。

  “冬天阳光少,所以越发要多揭开透气了,就算是阴天,也有一些光线的。”柳玉琴解释道。

  并不是说阴天没阳光就不用揭开草席子了,而越发是阴天越发是要多揭揭,让菜能接受多些光线,生长才会更好。当然了,耐寒的菜确实也少些。可是有些菜就得下雪了才更加好吃,比如红菜苔,下雪了都不会冻死。可惜的是,本地没有这个菜,不知道是这个时代还没有这种菜,还是本地人不会种。她想着有机会还是得出远门四处走走,多找几样种子回来种种。

  “哎,还是暖和点好,这大冬天的,菜都少了。要是出出太阳,菜也长得好。”阿智感叹道。

  陈三玩了一会儿,就过来了,正好听到他们的话,反驳道:“其实有些菜就得下雪才长得好。比如红菜苔。我就见过长在雪地里的红菜苔,一点儿也没有冻死呢。”

  柳玉琴听得一愣,连忙问:“是不是那种叶子并不是正红,而是带紫色的,只掐菜心吃的菜?”

  “对的。长得象油菜,还会开花。”陈三答。

  “太好了,你帮我弄点这个菜种回来吧,我们这里也能种啊。”柳玉琴大喜。刚才她就想到红菜苔,没想到陈三就提到它了。

  陈三也是个不懂农事的人,平时也不爱操心,虽然他爱吃,也会吃,这会儿听到柳玉琴的要求,还愣了半天,才说:“我不知道弄不弄得到啊,我去问问秋哥。”

  “行。要是能弄到,明年我就多种些红菜苔,这道菜很好吃,而且能吃很长时间,从今年吃到明年呢。一冬一春的菜都有了。”柳玉琴笑道。

  他俩这么一说,阿智也想起来,说:“是的,我们好象是吃过这个红菜苔的。对了,这个地方怎么没有人种?”

  瞎公也说:“你们不说,我还没想起来,这红菜苔确实可以在我们这里长。”他也搞不懂为什么本地没有种过红菜苔。

  既然大家都说了,陈三就更觉得应当多种些红菜苔了,本地没有的菜,就算拿到这里的小集市上去卖,也能赚到不少钱,都不用舟车劳顿地拿到远处去卖了。何况自己人也多,就算为了自己盯上多一道菜,也该把红菜苔种子弄回来,于是,拍着胸脯说:“好,我一定会把种子弄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