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送年礼





  陈立秋他们是腊月二十六回来的, 他们一回到半山山庄,阿智第二天就给柳玉琴来送东西了。

  而此时, 柳玉琴正准备开油锅炸东西呢。昨儿做了鱼糕,剩下不少鱼皮鱼排鱼头鱼尾什么的,炸炸吃着最有味道。这些鱼杂碎再加上一些小鱼,她足足弄了一小盆子,腌了一夜。

  今天早上姐弟三人吃过早饭后, 她给这些鱼拌上面粉,准备开油锅炸, 后又想着总是开一次油锅, 干脆多炸点东西。她就把家里剩下的唯一一个大南瓜拿出来, 全部蒸熟了,准备炸些南瓜丸子吃。这南瓜不能再放了, 怕坏掉。炸南瓜丸子也容易,就是把蒸熟的南瓜捣烂成糊, 再加入多半糯米粉和一点儿面粉和糖, 揉成团再搓成丸子, 丸子再放进芝麻里滚一下, 扔进油锅里炸熟就行了。

  见到阿智,她就知道陈三他们回家了, 问:“他们回来啦?”

  “恩,回来了。让我给你送点东西过来。”阿智说着, 把东西拿了出来。

  除了陈立秋特意在外地给她买的书之外, 另还带了几样小儿的新奇玩意儿, 和几包高级点心。叶子还给她拿了几张年画一对灯笼,几副对联,对联是叶子亲自写的。这回叶子没拿油啊面啊肉啊什么的过来,也是觉得柳玉琴现在手里有银子,东西多了,她会不自在,甚至想办法还礼给他。但对联和年画,灯笼这样的东西,却又不贵又应节,送人很好。

  果然,柳玉琴看到好看的年画和那字迹漂亮的对联,高兴地笑道:“这是叶子写的吧?真是多谢了。我还想着自己瞎写一副对联呢。这年画儿也漂亮。”她只买了门神,没买年画。而叶子送的年画可漂亮啦,有天官赐福,还有五谷丰登,不仅漂亮意头又好,很得柳玉琴的欢喜。

  柳吉柳祥看到了,也高兴地叫道:“好漂亮的画儿啊。”看过了画,两人的目光都盯在灯笼上了。这两只小灯笼也是给孩子玩的,但却十分精致,比那天他们在集市上看到的漂亮多了。可见,叶子给的这些东西当中,这灯笼才是最高级的。

  柳玉琴看着两个弟弟眼光盯在灯笼上不舍得离开,笑道:“你们俩拿着,先放好啊。咱们年三十晚上拿出来玩。”

  “好的。”柳吉柳祥兴奋地各拿了一只灯笼,回房去了。

  “还有一件东西呢。”阿智笑着,从篓子里底部拿出一个大花盆来,又递给柳玉琴一包菜种子,说:“这是秋哥特意给你弄的红菜苔的种子,还给你挖了几根菜回来。”

  花盆里总共才三棵红菜苔,都正处在长菜心的时候,虽然有点秧秧地,但却还活着。可见弄回来也极为不易。

  柳玉琴非常惊讶,也很感谢,说:“哎哟,这可是费了多大的心啊。”

  阿智说:“这是秋哥特意弄的,说是给你看能不能养活。”

  柳玉琴不好意思地笑道:“带这个就很好了。怎么还给我们带了这么多东西啊。他们这一趟还顺利吧?”她也不好意思直接问,赚了银子没有。

  “难得出一趟远门他们都累狠了,就叫我过来了,不然他们会来,也可以和你讲讲这一路的事情。”阿智笑道。

  具体的事情,陈三他们还没来得及和叶子他们讲,因为一行人实在是累坏了。既要日夜赶路,还得卖菜,又要与人周旋,能不累吗?主要是天气又冷,外面天寒地冻的,几乎是白天黑夜都呆在外面,大家很是吃了些苦头。

  不过是短短几天的功夫,陈三就肉眼可见地瘦了,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嘴上还起了几个大血泡,这回算是吃了真苦头。回来后,整个人都瘫了,他连饭都是叫人端到房里在床上吃的,吃完倒头就睡了。

  叶子见他这个样子,又是好笑又是心酸,哪里还顾得上问东问西。陈三也是娇养大的大家少爷,虽然说经常在外面瞎跑,平时也不那么讲究,众人只当出去几天,他会没事的。哪里想到,他毕竟没经历过这种状况,虽然他身体极好,出一趟门也搞成这样了,叶子实在是无法想象那环境有多恶劣。可见,赚银子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陈立秋也不比陈三好多少,毕竟他操的心更多。那一群跟去的人,不过是打下手干活的,除了出出体力,菜要怎么卖,要与什么人周旋,菜卖掉收了多少银子,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当然了,他们这些人也一样累坏了,都是早早吃饱就歇着了。

  陈立秋也是勉强把东西交给叶子,就回去歇着了。这还是因为怕再迟了,送东西来柳家,就要过年了。

  一般来说,腊月二十七开始,大家伙就不走亲串门子了。然后,等到年初二、三才开始走亲戚的。古代人过年,都是大家大户,人口众多,还要祭祖,要忙活的事情多着呢,就是吃团年饭都得准备几天呢。

  所以,一般过了小年之后,大家就不再走亲戚了。古代人,亲戚是不能在自己家里过年的。就算那种收留了穷亲戚的大户人家,吃团年饭时,亲戚也不能上桌的,还得单独在自己房里吃。甚至到过年这几天,还会特意住到偏僻的小院子里去,不与主人家一起的。

  前儿瞎公和吴大有又去打了鱼,弄到了好几条大鱼,然后家里也养了好多活蹦乱跳的半大不小的鱼。过年最讲究的就是年年有鱼,家家户户有条件一定要养几条活鱼,从年前一直吃到年初好几的。这也是年前年后最后一次打鱼了,就打得很多。鱼多,再加上刚买了很多肉,她就做了些鱼糕。

  本来她还准备灌些腊肠的,后来也懒得弄,因为要剁肉太麻烦了,还不如直接腌腊肉。

  而且所有的猪下水,除了留下了一块猪肝之外,准备弄点汤之外。其余的她全部卤了,这个东西,得用上很多香料,那两家不会舍得买,弄得也不会好吃。她就让赵奶奶和哑婆过来帮忙洗,然后一次性全部给卤了出来,弄了一盆子出来,自己家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分给他们两家了。

  做鱼糕时,也是两家人都过来帮忙了。因为鱼糕做起来很是费功夫,也要体力,光靠她自己搞不成。并且她也好分些鱼糕给大家,相当于是再变相补贴一下大家了。虽然说给了二两银子,其实柳玉琴心里还是觉得给少了点的,毕竟绝大多数的活儿都是大家干的,而且也是赚到一百两嘛,刨去成本,起码也赚了九十两嘛。只是,眼下她就算是有银子也不可能分太多给大家,毕竟需要花用的地方太多。

  “你这是什么丸子?”阿智已经搓好了一多半的小丸子,问道。

  “南瓜丸子。这不是要过年嘛,多弄点菜啊。马上就开炸了,你尝尝,要是味道好,带点炸鱼块和南瓜丸子回去给大家尝尝。”柳玉琴笑道。

  阿智却说:“我尝一点就行了,今天事情多,我就不多呆了。”

  柳玉琴赶快加快速度,炸了一锅丸子,说:“你稍微等一刻钟,我给你弄点吃的。”

  她开了两口锅,一口锅里炸着丸子,让阿智帮着她看着点,不要炸糊了,另又开了一口锅,切了几片鱼糕再拿了一把小青菜,切了小半块猪肝,煮了一大碗汤,说:“天这么冷,跑这么远的路,喝碗热汤再走。”

  阿智笑眯眯地接过碗,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边吃还边说:“每次来,总是能吃到好东西。”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吃个新鲜味儿。你慢点吃,我再炸点鱼块给你。”柳玉琴说着,把锅里的南瓜丸子都盛起来了,开始炸鱼块。

  阿智吃完汤,又尝了几颗南瓜丸子,说:“这个好吃呢,又香又甜,外面酥脆里面软糯,完全可以当零嘴儿吃呢。”

  柳玉琴此时也炸好了二锅鱼块,全部给他装起来了,说:“我也没什么好东西还礼。就这点东西,也是我一点心意。”说着,她把炸好的南瓜丸子和鱼块都装起来,又拿了一大块昨儿做好的鱼糕,一起递给阿智,又说:“这鱼块和南瓜丸子,我都炸得比较嫩,吃的时候,可以再下油锅稍微炸一下,就更加香了。”

  阿智拿着这大块的鱼糕,笑道:“哎哟,这么大一块啊,够大家吃几顿了。”

  “我做的多,前两天买了很多肉,瞎公他们又打了好多大鱼,干脆就蒸了不少鱼糕,大家都好好过个年。”柳玉琴笑道。鱼糕这道菜,在她老家,过年是必备的一道菜。基本上男女老幼都爱吃。

  阿智道了谢,正准备走,柳玉琴又叫道:“哎,我差点忘记了。那大棚里还给你们留了一些新鲜菜的,你再等等。”说着,她大声叫来瞎公,让瞎公快点去扯菜。

  如此,阿智又等了一会儿,又装了一篓子菜才走了。

  送走了阿智,柳玉琴把年画和对联,分给了吴家和瞎公家,各一副,说:“到日子咱们都贴上,热热闹闹过个年。”

  几个女人和孩子就格外喜欢这些东西,特别是那年画,当下几个人就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评论起来了,完了都感叹道:“真是太好看了。”

  瞎公却仔细看着对联,说:“这字写得真好看。”

  “这是叶子写的。他的字确实很不错。今年真是多谢他的,年画对联都给包圆了,明年他再来,我可等好好谢谢他。”柳玉琴笑道。

  “就是。下回他们来,要好好招呼。”大家都笑了起来。

  ※※※※※※※※※※※※※※※※※※※※

  今天差点儿晒死了,好热这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