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信心满





  三天之后, 瞎公带着几捆果树苗回来了。

  柳玉琴十分高兴, 说:“这两天就全都栽下去。”

  “这次运气也好,各样果树苗子都有, 价格也便宜就多买了些。”瞎公顾不自己满身的疲倦,冲她笑道。

  “柳吉柳祥在书院还好吧?”柳玉琴又问。

  “好着呢。我还和夫子说了会子话。夫子也说他们俩很好管, 念书也认真呢。”瞎公答完,还把在书院的事情都仔细讲了一遍。

  柳玉琴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问几句,得知两个弟弟都已经适应了书院的集体生活,她也松了一口气, 笑道:“这就好。”

  瞎公又说:“你就放心吧, 他们也是懂事的孩子。还让我带话给你,叫你不要操心他们呢。”

  “哈哈……”柳玉琴听得大笑起来,说:“算我没白疼他们。其实让他们读书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好。”

  “那是,供一个读书人多不容易啊, 你一个人还供两个,也真是难为你了。他们也都懂呢。你就别担心了。”瞎公也说。

  柳玉琴点点头, 很是赞同这个说法, 这年头可不象现代实现了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读书的机会。在古代能读得起的人家非常少, 除了本身就是社会高层的,普通人家想供个读书人出来, 真是相当难。何况古代人还有所谓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说法, 读书人也很受人尊敬。

  柳玉琴也是深知读书能带来的好处,才会把两个弟弟都送去书院的。要不是因为有叶子和陈三,她一时还无法实现这个梦想呢。说来,她也十分感谢叶子和陈三,不是他俩,光靠她自己的力量,想供两个弟弟念书,真的很难。

  赵奶奶也在一边说:“就是,他们长大后会感谢你这个姐姐的。”

  赵成和吴小满这两年跟着柳玉琴也很是识得了一些字,学了不少知识,但他们俩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去正经进学的,所以除了心里羡慕柳吉柳祥能去上学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的想法,依旧认认真真在地里干着活。吴大有和赵奶奶母女俩人,也对此已经很是满足了。两个孩子能写会算,对他们家来说,已经算是天大的福份了。跟着柳家,再过个一代,他们也许就能有孩子去正经读书了。

  赵成这个年纪的男孩子都已经算是个正经劳动力了,就算家里经济好了,他也不可能去正经进学了。赵奶奶也和柳玉琴说过要和吴家分家了。毕竟吴家是吴家,赵家是赵家。赵成也该顶门户了。

  柳玉琴很理解古代人对姓氏的重视,很是爽快的同意了,在大家的帮助下,赵家就在吴家旁边又盖了一栋相同的宅院。赵奶奶和赵氏祖孙二人搬进了新屋,与吴家人分了家。只是赵奶奶和赵氏是亲母女,两人还是象一家人似的,活儿都混在一起做。特别是吴小满的妹妹,基本上还是赵奶奶在照顾着,赵氏夫妻是个壮劳力,干的活儿多。赵奶奶年纪大了,地里的重体力活她也干不了多少,赵成也不可能全干完,还得依靠姑姑姑父。两家人虽然分了家,感情却也没变差。

  柳玉琴很重视赵成,下了大力气培养他,经常会给他开小灶上课。毕竟他年纪大,学习方面接受能力也强些。再加上赵成自己也极为认真,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她希望赵成以后是自己的右膀右臂,很多事情,她以后就不用自己出面,直接交给赵成就行了。毕竟她年纪渐大,也得该有些避讳了。虽然她骨子里是不在意这些的,可是她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也不得不入乡随俗了。

  大家说了几句话,赵成和吴家夫妇也都回来了。见到这么多果树苗子,几个人顾不上休息,吴大有就说:“我们今天晚上就去栽树吧。”

  赵成也说:“我去叫人。”

  柳玉琴看了看天色,说:“算了,今天晚上也来不及了,明天早上再开始吧,人多,一天也栽得完。”

  瞎公也说:“这些果苗子都是连着泥巴一起挖出来的,我保护得很好,人家也说了,能放几天不会坏的。”

  他对这个已经有了经验,挖树苗子的时候,就要求人家把所有的树根上的泥团都保留着。这会儿柳玉琴直接往树根上浇了点水,也不让再次搬动,就把树苗子放倒在大门口就完事了。

  因为知道瞎公去看过柳吉柳祥了,赵成和吴小满也都问起了柳吉柳祥,瞎公笑道:“他们在书院里很好呢,让大家不要担心。”

  柳吉柳祥离开了家,除了柳玉琴最不习惯之外,赵成和吴小满也极为不习惯,以前四个人天天都要在一起,玩乐干活学习练功夫。现在双生子一走,赵成就成了正经的赵家当家人,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正活儿了。吴小满一个人也不好意思再来找柳玉琴学习了,越发是令柳玉琴觉得少了很多事情。

  今天见到吴小满,柳玉琴才明白,原来自己是少了授课这件事情。不用教柳吉柳祥了,赵成该学的也学得差不多了。柳玉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备过课,去想过该教些什么知识给大家了。这会儿见到吴小满,她才记起自己前些日子其实准备了一张学习内容的,连忙叫住吴小满,去把那张纸拿也来,说:“这上面的字,我先教你读会,你自己拿回去练习写会。”

  吴小满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又马上满脸惊喜,激动地都要跳起来了,他还以为柳玉琴不会再教他了呢。赵成也高兴地凑了过来。

  柳玉琴教他们读书识字,多半是随便乱教的,图的不过是他们能识字,能计算。出去办事方便而已,再加上她也不是专业人士,自然也不可能教他们很高深的内容。这也是她必需把柳吉柳祥送进书院去受系统教育的主要原因。

  见赵成了凑过来了,柳玉琴干脆认真地给他们上了一节课,把纸上的内容讲了几遍,见赵成都听懂了,才下了课。这张纸也就被吴小满拿走了。他还得回去多学习几遍,才能真正记住,而一些以前不认识的字,还得多练习才会写。

  表兄弟俩谢过柳玉琴,边走边念着书走了。柳玉琴这才回屋去煮饭吃。今天得早点休息,明天要去看着大家栽果树。

  第二天,所有的人都出动了,人多力量大,这么多树苗子,很是顺利地全部栽完了。

  看着自己的果园又扩大了不止两倍,柳玉琴心情非常好,其他人脸上也都挂满了笑容,赵成还问:“这些小树苗子长大,得几年?”

  “差不多五年吧。”柳玉琴答。

  这批树苗子比第一回栽的要小一些,五年应当少不了。搞不好还得六七年也说不定呢。

  “那些树也栽了五年吗?好长时间啊。”赵成又指着以前的树问。这些树,有的去年就已经开花结果了。有的树却还没有。

  “四年。今年能开花结果的应当比去年多了。种果树就这样的,不可能今年种,今天明天就有得收呢。”柳玉琴答。

  “就是。不过这些果树种下来也不担误种菜,说起来也很划算呢。”瞎公笑道。

  果树小,树间种菜种庄稼,什么也不耽搁,还有不少好处呢。荒地可以慢慢变成熟地,果树也能跟着受益。

  最开始种的那些庄稼地,现在都成了熟田,经过柳玉琴的多方改良,都成了良田呢。现在多种了十几亩的粮食,够三家佃户的大半口粮了。大棚菜的收入,再贴补一下,其余的就算是柳玉琴自己的收入了。所以,果园的收入,以后相当于是纯收入,柳家的收益会多不少呢。

  因此,柳玉琴对果园满是期待,希望果园能给她带来大笔的收入。现在大棚菜的种植量,她觉得自己这里已经达到了顶峰,不能再增加了,而且增加了,就必需得再增加人手。人太多,她也怕自己管理不过来,毕竟人多是非多。而且村里大棚菜的种植量每年都在增加,她也懒得和村里人抢生意,其实也是要给村里人多留点余地。

  而且果园就算以后收成好了,村里人羡慕也跟着种,等到大家的果园都有收益,也需要较长的时间。随便算算,说不定就过去了快十年的光阴。

  十年,她相信自己能做很多事情,她也相信柳家的身份地位会变高很多,她更相信自己也能有办法足以应付目前的不足了。而且那时候,柳吉柳祥都已经是正经的成年人了,兄弟俩个人别说高中,就是只考到了秀才这一步,家里有两个秀才都已经很了不起了,要是有一个能中举,就算是正式挤身士这一级别了。

  那时候,柳家别说在牛家湾这个地方,就是在整个镇,整个县府都能一席之地了。多种个几十亩地,一年有个几百上千两的收入,真不算什么事了。

  这么一想,柳玉琴又信心满满了,只觉得前途光明,一切都不是问题。

  ※※※※※※※※※※※※※※※※※※※※

  每个周六,都是我最忙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