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撕逼(1 / 2)





  罗老爷愣住了, 女儿一向守礼, 行事向来令人拿不到半分错处,对自己这个父亲虽然不算亲近, 但是敬着的, 不然他也不可能从她手中要得到东西。但是,他这个当父亲的在女儿面前总是觉得极为不自在,因此向来少与女儿打交道。

  他觉得这个女儿,就象是一个行走的行为典范,不象个真人似的,令人找不到错处却也感受不到温度。她不会象二女儿和三女儿一样甜甜笑着叫爹,也不会对着他撒娇,更不会把他当成一家之主,样样以他为尊。

  但是他也明白这样的女儿极得母亲的欢心, 也因为其聪明能干,给他挣得过一些脸面,他也偶尔会为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傲过。甚至女儿年幼时,他也还曾抱过她, 疼爱过她,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女儿当年出生他也很开心。

  可是,不知道从几时开始起,他与女儿越走越远, 最后终成陌路。

  罗老爷不由地回想起来, 是的, 自从朱氏与女儿第一次起冲突,自己责骂了女儿后,女儿就再也没有亲近过自己了。在那之前,女儿还有些小孩子的天真之气,会期待父爱。可是那之后,女儿就活成了一个典范。可那时候的女儿才几岁?他细细想着,居然记不清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朱氏嫁进来还没多久,女儿应当还只是个孩子。

  当时,他是怎么说的呢,他想了想,只依稀记得自己教训女儿要尊重朱氏这个母亲。他甚至不记得当时女儿是怎样回答他的,但是父女间的裂痕就此产生了。

  那时候,朱氏其实是故意在试探。但他很喜欢朱氏,朱氏在他面前一露出委屈的表情,他就心软了,见不到朱氏的错处了。为了帮助朱氏,他要女儿尊重母亲。其实他很明白,朱氏哪里配得上当女儿的母亲。

  家里的事情,朱氏搞得一团糟,反而还要女儿去收尾。也正是因为这样,罗老太太越来越倚重女儿了,根本就不敢让朱氏插手打理一切事务。

  最开始罗老太太其实是想让朱氏当家的,甚至想让她培养与继子的母子感情,毕竟刘氏死时,罗子兴才是几个月的奶娃娃,根本就记不得亲生母亲。朱氏嫁进来进,罗子兴也才一岁多,才刚刚学会走路,刚会叫奶奶姐姐呢。要是朱氏肯用心照顾罗子兴,这段母子情完全可以培养出来。

  只是朱氏没有打理家务的能力,又或者说,朱氏与刘氏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之上,甚至朱氏连几岁大的罗大姑娘都比不上。还有一点就是,朱氏对罗子兴暗含的敌意太过明显,令罗老太太对朱氏心中不满了。偏偏朱氏又连生二女,罗老太太就更加宝贝罗子兴这个唯一的男孙了。

  罗大姑娘看清楚了罗老太太的心意,越发看紧自己的弟弟了,而且行事越发小心,一门心思地巩固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因为她明白祖母对她的疼爱,其实是建立在罗子兴是唯一男孙的前提下的,在祖母的心中,罗家的安稳是最重要的,谁都可以牺牲,甚至包括罗子兴。

  只能说老天都在帮她和罗子兴,罗老爷这么多年来,只有这一个儿子,以至于罗老太太不得不视罗子兴为命根子,把他的利益放在眼前。要是朱氏有儿子,罗子兴在罗老太太面前就不一定有这么重要了。

  罗大姑娘也明白如果朱氏是个有手腕的人,她与弟弟搞不好就死得无声无息了,就算不死,在罗家也不过是个隐形人。因为罗老太太会支持朱氏,并且给过朱氏机会。

  只不过朱氏实在是太差了,朱氏可以当个合格的宠妾,却无法当个合格的当家主母,甚至学都学不会。而罗老爷却是个无能的男人,他已经被罗老太太养废了,刘氏接手这个巨婴后,也曾用心去改变他,可却无力改变。

  罗老太太虽然与刘氏婆媳关系好,其实刘氏也很明白,婆婆心里还是不满自己没有把男人当成天,最开始刘氏疲于改善这种关系,把自己累了个半死又没有效果,就死心了。

  如此种种之事,全都在刘氏给女儿留的信中,做了清楚的交待与表述,罗大姑娘反复看过这些信件与手书,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因为母亲留下来的这个手书,她成功地取得了祖母的信任,也巩固了自己在家的地位,同时也照顾到了弟弟。

  罗老爷当然不知道这一切,可是他就是喜欢朱氏,朱氏带给他了元配完全没有过的感受,令他感受到了男人的尊严,和一家之主的威风。朱氏把他当成了天,样样都要依靠他,这让他男人的尊严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同时朱氏也会在他面前撒娇,床弟之间也把他侍候得满意之极。这一切都令他早就忘记了与元配相依相扶持的那些艰难岁月。要不是因为那段日子太过艰难,刘氏也不可能会与娘家断了音讯。

  可是,罗老爷是个不事生产的人,家里样样都不管,只顾自己风花雪月。刘氏又要操持家里,又要侍候婆婆,又要照顾女儿,哪里还有精力与男人小儿女般亲亲我我。于是,两人渐行渐远。直到现在,罗老爷都没能明白,刘氏嫁给他,吃了多少苦够了多少罪,反而觉得刘氏样样都不如朱氏,只知道对自己指手画脚,一点儿也没有做妻子的该在男人面前做小伏低的样子。

  后来朱氏产下了第一个女儿,因为生的是女儿,老太太并没有管这对母女。朱氏就收敛了很多,一门心思要快点生下个儿子为自己撑腰。不想,第二胎朱氏依旧生了个女儿。

  朱氏生的这两个女儿,都没有得到过祖母的照顾,老太太反倒是对罗子兴姐弟越发看重了。这一切罗老爷也看得很明白,有时候,他还会因为朱氏在自己面前哭诉母亲只喜欢长女,不喜欢二女儿和三女儿而迁怒长女呢。

  而这时候的长女已经很有其母的风范了,为人处事都十分精明,精明到朱氏根本就从她手上讨不到什么好处,每每只会回来他面前哭诉。为此,他也不是没去教育过女儿,女儿却总是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处理好了,一副很给他这个父亲面子。

  他那时候还隐隐得意,觉得再怎么样,父亲总是父亲,女儿也只能听自己这个父亲的话。他是真没想到,女儿会在这个时候撕破了脸,完全不认他这个父亲了。

  他瞪大眼睛仔细看女儿,才发现女儿真是大了,而且也越来越象刘氏了。他的脸色瞬间变了,因为此刻罗大姑娘脸上露出了和她娘一样的神情,那种似笑非笑,鄙视之极,完全瞧不起他的表情。

  以前的刘氏在他办了些什么蠢事时就会露出这种神情,在女儿脸上看到这种表情,罗老爷难堪之极,也极为不满。

  罗大姑娘也很明白他想到了什么。她象亲娘,很多人都说过。所以她不怎么在父亲面前出现,就是因为知道父亲不喜欢亲娘。但是,都这个时候了,她也早就不再拿他当父亲了。一个完全不顾自己姐弟两人性命的父亲,要他何用?一个她用尽了心思,也无法保全的罗家,她还要来干什么?一想到,弟弟差点死在外面,一想到朱氏与罗老爷做的那些恶心事情,她就再也不能忍了。

  罗大姑娘向来果断,立马就拿出了刘氏的嫁妆单子。

  钟玉山大喜,没想到自己刚扯出个嫁妆单子,罗大姑娘就真的能拿出来了。

  他拿过来细细查看了一遍,冷笑道:“罗家既然嫌弃我们刘家,这次我们干脆就掰扯清楚。虽然我们姑奶奶不在了,可是她还留下了两个孩子,这些嫁妆理应由罗大姑娘与罗大爷继承。麻烦罗老爷安排帐房过来,和我们一起清算核对。”

  朱氏一瞧见这个嫁妆单子,就急切地叫道:“老爷,您瞧瞧,我早就说过了,大姑娘手紧着呢,藏了不少好东西呢。你们看看,哪家的闺女,这么厉害,一点儿也不把父母亲放在眼里,还把持着家里的经济不放手,她这完全是不把您当一家之主呢。”都这个时候,她还不忘上眼药,可惜的是,大家都懒得理会她。

  朱氏知道罗大姑娘手中一定还有东西,在她眼里,这些东西都是她的了。只是,她花尽了心思,也没能完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有可能都只是小头。真正的好东西,罗大姑娘还藏得好好的呢。

  罗老爷当然知道元配带来的嫁妆多,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没管过。除了朱氏通过他的手要来的几样东西之外,其他的他根本就没有印象。

  可是他也很明白,现在的罗家已经拿不出这些东西了,而且他也受了朱氏的影响,觉得这些东西都是罗家的,他想怎样就怎样。因此他也顺着朱氏的话,指了指女儿,对钟玉山说:“这些东西都在她手里,你管她要就行了。我可从来没管过。”

  钟玉山呵呵笑了两声,说:“罗老爷,我就这么随便扫了两眼,就发现您太太头上插着的金钗,耳朵上吊着的耳环,手上戴的镯子等一套首饰都是嫁妆上的物件呢。您说,我该管谁要?”

  罗大姑娘真是个妙人,随着嫁妆单子拿出来的,还有一笔笔记录,朱氏几时从她这里拿走了什么东西,都记录得一清二楚呢。甚至大多数还记明了当时在场的人是哪些,简直是人证物证样样皆有。这分细心,钟玉山佩服之极。

  柳玉琴作为刘家人,这时也开口了,说:“就是,我还没听说过,继室还得戴元配的首饰。这倒底是罗家穷还是朱家穷啊。主意都打到已去世元配的头上去了。你们这是认为人已不在,不会为自己说话吗?”

  “这不明摆着欺负我们表姑娘和表少爷吗?把该他们得的东西,给了继室呢。”赵成也顺着柳玉琴的话,加了一句。

  钟玉山带来的其他仆妇,更是也一言我一语地嘲讽起来了,“哟,真不要脸啊。”

  “就是,还有脸说找孩子要呢。”

  “哎哟,今天真是涨见识了呢。”

  这些话一句一句,就象刀子一样刮着罗老爷的脸,他又气又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甩手就想走,可是一转头就看见了朱氏头上金晃晃地首饰,更是难堪之极。他再不管事,也认得出来,朱氏戴的这几样首饰还真是刘氏的心爱之物。以前刘氏经常戴的东西,认识的人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