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婚姻观念(1 / 2)





  钟玉山给罗家姐弟新弄的户籍还是不错的。古家也是个落没大户, 家里人丁不旺, 到了这一代就剩下姐弟二人相依为命了。半年前,家里唯一的长辈古老爷子也因病过世了。

  不过, 古家还留下了铺子两间, 庄子一座,姐弟两人的生活是不愁的。

  罗大姑娘只带了两个下人过来,一个是她的奶妈妈,一个是她的奶兄弟。这对母子早在朱氏刚进门时,就已经主动离开了罗家。但是罗大姑娘在他们离开时,塞了二百两银子给他们,安排他们在外面过日子,就是给自己留了后手。

  因为他们是刘氏后来买回来的,并不是当初从刘家带来的陪嫁, 不然罗老太太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而刘氏的那些心腹陪嫁,在她死后不久,就被罗老太太找各种借口给打发了,大部分人, 罗大姑娘已经找不到了,甚至有可能都死掉了。

  刘氏其实很精明, 自己的心腹陪嫁放在明面上,而罗大姑娘的奶妈妈却是一条暗线,同时刘氏还安排了另一位在灶房的厨娘给罗大姑娘, 还在罗老太太身边安排了一个二等仆妇当眼线。

  刘氏也知道自己死后, 罗老太太会收拾自己的人, 就把各种东西都托给这三位了。不然,罗大姑娘身边无人可用,怎么与罗老太太斗。

  罗老太太去世后,罗大姑娘才开始和这对母子联系,安排事情。可惜的是,奶兄弟是个过于老实,甚至有些笨的人,起不了大作用。奶妈妈又因为摔了一跤,腿脚不方便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现在走路都还有些跛,无法帮得到罗大姑娘多少忙。不然,罗大姑娘是会安排他俩送罗子兴出门的。

  但他们母子对罗大姑娘忠心,绝对无半点异心。罗大姑娘把他们留在身边,可以照顾自己姐弟两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而且她也很感激这对母子,这对母子的生活也得依靠她。所以这次出嫁远行,罗大姑娘就把这对母子带过来了。

  至于厨娘和那个二等仆妇,她们都愿意留在罗家生活,因为她们的家人都在这里。罗大姑娘也还需要钉子在罗家,就各自给了她们一百两银子。就算以后她们无法在罗家生活了,也还有银子傍身。

  罗子兴的身边人,自然早就一个也不剩下了,所有的事情都由她亲自打理。

  古家这个身份是钟玉山安排的,自然一切妥当,祖宗几代都查不出任何问题。古家这座大宅子是小三进的院子,家里仆妇也不多,总共五人。一个中年王姓管事管理着这座宅院和古家的产业,一个中年妈妈打理内务。另有粗使婆子一人,灶房一人,门房一人。都是钟玉山留下来的人手。

  大家对新来的古家大小姐与古家大爷,尊敬有余,一看就是□□好的,办事能力也极好。而且除了王管事之外,其他的人并不知道这姐弟两个是假的。他们一直守着这座宅子,因为主人家并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乡下老宅子里。现在也是因为老爷子过世了,乡下住着不方便,姐弟两人才会到城里来住的。

  古云裳很满意,郑重地向钟玉山道谢。

  钟玉山让王管事把帐本等物都拿出来,与古云裳交接,并且说:“这里就交给你了。以后就由你做主,这里还需要些什么下人,你直接去买或者雇都行。”

  古云裳仔细翻了一遍帐本,笑道:“这产业还不少,很多东西都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你不怕我弄亏本啊。”

  “姑娘是个能干人,我相信你很快就能理顺了。你还有什么要求就提,我在这里也呆不了几天就得走了。”钟玉山笑道。

  这里一直需要一个大管事,他寻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找到合适的人,交给古姑娘也算是对她的第一个考验。要是这点产业古云裳都打点不了,她的作用也就有限了。

  不过,他总是亏不了本的,毕竟古云棠年纪还小,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就算古云裳不抵事,还可以让古云棠顶上,这笔帐算下来,钟玉山觉得自己还是很划算的。

  古云裳思考片刻,就说:“唯有一条,我希望我弟弟念几年书。”其实她想说,希望弟弟能走科举之路,但又觉得自己太贪心了。能读几年书,对于弟弟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那是当然,本来就要安排他去上学的啊。只是你们正在守孝,明年才能正式上学,我先安排个人过来,在家里教他。后天就可以正式来家里授课了。”钟玉山说。

  他安排的这个夫子,就是本地的一个老秀才,家境不太好,人还有些怪癖,不愿意到别人家里坐馆,只愿意定时去各家各户授课。钟玉山给古云棠定的是,隔日来家上半天课。

  古云裳大喜,连忙又道谢:“太好了。真是多谢了。”

  “你也不必谢我。要是你弟弟读书上有天分,以后科举能高中,对我的主子也是一大助力。”钟玉山又说。

  古云裳多么聪明的人,立马就笑道:“那我这个姐姐,也可以跟着沾点光了。”

  “那是当然,古家也算是耕读传家呢。要是有个秀才弟弟,你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呢。所以,古大爷可得努力啊。”钟玉山笑道。

  罗大姑娘这个年纪,本是该要出嫁了,但现在她的婚事,必定是要耽搁了。好在因为古家的新身份,古云裳古云棠年纪要比原先小了。姐姐今年才十四岁,弟弟才八岁而已。不然,他都要开始操心古云裳的婚事了。

  十四的女子本该订亲了,但这对姐弟父母双亡,唯一的祖父又过世了,为了守孝,年纪大点不说亲,也没有人好说嘴。但再过二年,古云裳就正经十六了,绝对要开始说亲了,就算再拖拖,也只能拖到十八、九岁。二十岁不嫁就真成了老姑娘,很是说不过去了。

  因此,古云棠的时间并不多,给他读书的时间最多就是五年,在五年之内他最起码也得考个秀才。

  古云棠能得到这个正经读书的机会,哪里不知道珍惜,连忙说:“我知道的,我一定会用功念书。”

  “除了念书,你还得把身体练好,还要跟着你姐姐打理庶务。”钟玉山又提醒了这对姐弟一句。

  如果古云棠成了只知道读书的人,也是没多大作用的。因为古云裳这个年纪了,迟早要出嫁,那时候,古家就该古云棠自己来打理了。

  “我们明白的。”姐弟两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他们当然明白,钟玉山弄他们过来,不仅仅只是做好人好事,没有回报的事情,人家何必花这么大的心血。

  “恩,那就这样了。这两日,你们熟悉一下家里的产业。不懂的地方就问。王管事是这里的老人,有什么事情,你都可以问。”钟玉山又交待了一句,就先忙别的事情了。他身上的事情极多。没多余的时间在这里,何况为了古家姐弟两人,他已经耽搁了不少日子。

  钟玉山走后,古云裳带着弟弟,开始和古家的下人们联络感情,仔细了解大家各自的职责,与整个古家的产业,同时也要在下人们面前立立主子的威风。

  王管事当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其他的下人们面对正经主子,当然也不敢有什么花花肠子,毕竟古大姑娘一看就不是个可以糊弄的人。何况王管事都已经如此服帖了,他们本来就受王管事的管,自然也跟着王管事行事。

  古大姑娘对此很满意,说:“如此,以后大家依旧各司其职。只要大家都好好办差,我不会亏待各位。”

  “多谢大姑娘。”众下人齐齐行礼,准备退下去了。

  古云裳又留下王管事,说:“这里你熟,以后我还要多多倚仗你呢。明日开始带我们姐弟两人出去铺子和庄子上都转转。”

  “是,大姑娘言重了。这些都是我该做的事。”王管事恭恭敬敬地答应道。

  且不提古大姑娘如何适应新身份。柳玉琴一行人却正在谈论这姐弟两人。

  赵成说:“钟管事也不知道把他们带到哪里去了?”好不容易多认识了一个人,他也蛮希望能与罗子兴多来往。

  春桃更是对罗大姑娘感兴趣,说:“这姐弟两,以后的生活应当不错吧?”

  “恩,过段时间,说不定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消息了呢。”柳玉琴笑道。

  其实不止春桃和赵成喜欢这对姐弟,柳玉琴也一样。罗大姑娘算是柳玉琴结识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陈三和叶子虽然也是她的朋友,但他们是男子,并且最开始大家的交往多少有些不对等。何况多一位闺蜜,肯定与陈三和叶子这样的朋友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啊。所以柳玉琴也不会放过与他们联系的。

  不过,钟玉山既然答应了帮忙罗家弟姐,自然不会食言。她相信钟玉山会善待这对姐弟的,并且以罗大姑娘的聪明才智,她的日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哎,你们说,那罗家现在会是个什么状况?”春桃挑着眉,幸灾乐祸地问道。

  赵成得意地笑了笑,“能怎么样啊,肯定是一团糟啊。”

  “就是。他们以为自己讨到了多大的好处,却不知道没有罗大姑娘后,他们什么都算不上了。”柳玉琴也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