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获封女官(1 / 2)





  在茅房, 那陌生的丫头把信塞给柳玉琴时,柳玉琴还愣了一下,不敢接。

  那姑娘小声在她耳边说:“柳姑娘,奴婢是简王爷的奴婢。”说完这句话,她就匆匆离开了。

  根本就没有人发现她交了一封信给柳玉琴。

  柳玉琴连忙把信仔细放进口袋里, 心砰砰乱跳, 却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又回到了新房。

  夜里,柳玉琴才有空看叶子给她的信。

  信也并不长, 只是简单地告诉她, 皇帝并不知道他俩的事情,让她什么也不要管, 也不用怕, 就跟以前一样就好了,一切都由他来慢慢计划。

  这与柳玉琴想象的也差不多了。她看完信,又仔细收藏起来。

  三天之后, 古云裳和陈三进宫谢恩,回来后,又带来了皇帝的口谕,让他们带着古云棠,柳玉琴柳吉柳祥四个一起进宫,皇帝想见见他们。

  得到这个消息, 柳玉琴懵了, 不解地问:“皇帝怎么突然想起要见我们的?”她还怕是皇帝怀疑起她和叶子的关系来了呢。

  陈三却说:“你别怕, 皇帝主要是对你做的罐头感兴趣, 他还蛮喜欢吃的呢。”

  搞了半天,皇帝突然想起罐头,就起了见见柳玉琴的心思。

  古云裳也说:“皇宫也没那么可怕。皇帝也很随和。叫你进宫,搞不好还要嘉奖你呢。”

  柳玉琴苦笑:“皇帝这么做,还不知道会给我们带来多少麻烦呢。这分恩典,我们头小,不一定是好事呢。”

  陈三连忙说:“哎,你也想太多了。你别担心,王爷也会陪同你们的。在王爷在,自然能保你们周全的。”

  听到叶子也一同去,柳玉琴的心稍微安定了些,却又更担心叶子了,问:“他突然从郡王升为亲王,究竟是为了什么?”

  陈三冷笑片刻,说:“皇帝还不是为了补偿他,谁让那些人也太过份了呢。”

  这话说的不清不楚的,柳玉琴也不好再追问,只说:“王爷还会在京中呆很久吗?”

  “应当不会。”陈三答。皇帝并没有留下叶子在京城住下的意思,虽然最近很是亲近这个儿子,他却认为皇帝不过是做给大家看的。当然皇帝也有补偿的意思。

  陈三到是很清楚皇帝的心思,皇帝不外乎是觉得几位郡王加一些王公大臣们暗底里算计了他,太不给叶子面子了。皇帝怎样对叶子是他的事情,但这些人却不可以轻视叶子。皇帝一开始就只封叶子为郡王,显然并没有想给他个亲王的爵位的。

  叶子这回也算是走了点运气,白捡了个便宜。

  不过,陈三的开心,却不仅仅是因为叶子爵位上升了,而是因为那些人被皇帝暗中记了一笔,皇帝记恨上了,能轻易放过他们吗?

  想到这里,陈三暗暗骂了几句:“活该。”

  他和叶子也总算占了一回大家的便宜,出了口恶气。

  其实,这些人在叶子变成了亲王,其他几位皇子只获封为郡王时,就已经明白自己做了傻事。但是后悔也悔不回来了,一个二个都惶惶不安的很呢,生怕皇帝哪天就找自己算帐了。

  几个郡王也过得不舒服,没有一点儿获封郡王的喜悦,反倒更加提心吊胆了。皇帝这样相当于直接告诉大家,让他们互相竟争,剩者为王。他们哪里不知道自己这回是白白给叶子作了嫁衣啊。虽然叶子好象也不能与他们争这个位置了,但凡事不到最后一步,谁又敢保证呢?

  柳玉琴也不敢抗旨,只能问:“那我们是和王爷一起进宫吗?”

  闻言,陈三连忙说:“是可以呢。我去和叶子说一声,到时候大家一起进宫更好。”他也有些担心自己带着这么多人进宫会被别人暗算,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大官重臣,一样也是个白身,不过是出身官宦家族,小时候也在宫中混大的。但现在的宫中早就不是那时候的样子了,现在就是个太监小宫女使使绊子,都能让他吃哑巴亏。

  如此,两天后,柳玉琴忐忑不安地带着弟弟们和古家姐弟及陈三一起出了门,在路上与叶子汇合,一起进了宫。

  一晃两人分别也有四个多月了,只可惜这不是说私房话的好时机。叶子也只是多瞧了柳玉琴几眼,说:“几个月不见了,柳姑娘好象长大了不少呢?”主要是柳玉琴变瘦了,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模样了。

  “可不是。她现在这个样子才象个大姑娘家了嘛。”陈三笑道。

  古云裳白了自己男人一眼,说:“所谓女大十八变嘛,我们玉琴也到年纪了。”她这话多少有些提醒叶子的意思。

  叶子本来就心虚哪里听不出古云裳的话外音,但也不能说什么,笑了笑。不过他倒是蛮认同古云裳的女大十八变,现在的柳玉琴比年前真的觉得有女人味了不少,在他眼里当然就是变得漂亮了。

  柳玉琴仔细看了看叶子,说实话叶子的精神并不太好,人明显比年前要清减一些,面色看上去也没那么好。她还很是担心叶子的身体,就问:“王爷最近又病了吗?”

  叶子答:“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累了点。”

  这就是告诉她,自己的身体没事。

  柳玉琴这才放下心来,和他问起进宫的一些注意事项。

  皇帝着便装接见了大家。

  柳玉琴只管跟着大家一起跪拜,晕晕乎乎的被皇帝喊了平身又赏了坐,才挨着古云裳坐在矮凳子上了。

  皇帝接见年轻女眷,本是该有皇后或者太后出面的,但宫中一无皇后二无太后,所以出席的是一位李太妃及一位邓贵嫔。

  邓贵嫔正受宠,膝下有个三岁多的儿子。李太妃有个出嫁的公主及曾经还育有一子,未成年就死了。公主儿时与已快成年的皇帝关系非常好,李太妃和皇帝的关系还不错。出嫁的公主也还能经常进宫瞧瞧她,因此李太妃也是宫中老一辈皇妃中最有地位的人。让她出面,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