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2 / 2)


  陈支队长点点头,说:“是的。”

  “浴室的门,是关好的吗?”我问,“死者是死在浴室里吧?”

  “是关好的。老式的门锁,从外面要用钥匙开,从里面可以直接扭开。”陈支队长点点头,说,“不过这个门锁已经脱落了,应该是被人用脚踹开的。保安说门是关着的,他没碰门,所以不知道门其实只是虚掩着。”

  “我怎么感觉是厂内的人杀人呢?”大宝说,“偷窥引发强奸杀人。”

  “那公司大院没有院门?”我问。

  陈支队长摇了摇头,说:“公司大院的院门从来不关。因为公司主楼有防盗门禁系统,主楼外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所以只要防住了主楼就可以了。”

  “等等,等等。”林涛说,“就没有人像我一样,想不通为什么保安没推门进去,就知道里面死了人呢?”

  “保安说,”陈支队长说,“他一脚踩进了水里,正在纳闷浴室的水怎么会多到溢出门外呢,低头一看,发现自己凉鞋里的白袜竟然有些发红。蹲下来仔细一看,这哪是水,这明明是血水!所以他就报案了。”

  【2】

  “能不能做个实验,看一看水龙头要开几天,水才会继续到门外来?”大宝问。

  打开浴室门,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为了让水流不再继续破坏现场,指挥部已经差人关闭了物业公司的自来水总阀门,水龙头不再喷水了。但是在这炎热的天气下,浴室内密不透风,温水源源不断地喷了那么久,即便已经关闭水龙头几个小时了,室内的温度还是较室外高出几度。在温湿的环境中,尸体腐败加速,我们一进门,夹杂着腐败气味和血腥味的空气便刺激着我们的嗅觉神经。

  “在这种环境下,想通过尸体温度和腐败程度判断死亡时间是不可能了吧?”林涛问。

  几个地漏在同时排水,但地面还有一些积水。我们摆好现场勘查踏板,走独木桥一样向尸体所在的位置靠近。

  两具尸体相距甚远。黄色头发的女孩尸体俯卧在离浴室大门两米的地面上,赤身裸体;而黑色头发的女孩蜷缩在浴室最内的一角,侧卧,面向地面,赤身裸体。两人的头面部都被淡红色的血水和头发覆盖,看不清眉目。

  “尸体腐败程度和空气环境的关系太大了。”我一边翻开尸体的眼睑,摁压尸体的背部皮肤,一边感叹道,“死者的小腹部已经出现了尸绿,并且向上腹部扩散,这是肠道开始腐败的征象,一般这个季节,是要三天以上的。但是尸体的角膜呈云雾状,半透明,还可以看得见瞳孔,这是死亡四十八小时之内的征象。尸斑基本稳定了,指压不褪色,说明是死亡二十四小时以上。”

  “那怎么办?”林涛说。

  “在这种环境下,还是角膜混浊程度和尸斑的状况更贴近真实死亡时间。至于内脏腐败,温湿环境下加快一些很正常。”我说。

  林涛仰头看了看浴室顶上闪烁的防水灯,说:“灯亮着,死亡二十四小时以上,四十八小时以内,那么说明她们是前天晚上遇害的。”

  我点了点头。

  “尸体会说话。”大宝高兴地说,“咱不用往浴室里注水做实验了,不环保。”

  “我们来的时候,看见这两个水龙头在喷水。”侦查员皱着眉头,指着浴室最内侧的两个水龙头说。显然,他快受不了这浴室里的气息了。

  “你们来的时候,水位有多高?”我问。

  “基本淹没了尸体的三分之二。”侦查员说。

  我叹了口气:“如果是强奸案件,提取到生物检材的概率也很小了。”

  “为啥?”林涛问。

  “精液是水溶性的。”我说。

  “那是不是强奸案件也没法知道了?”侦查员问。

  我摇摇头,说:“别急,大宝刚才不是说了吗?尸体会说话。”

  血液被水扩散到了浴室地面的所有角落,想通过现场血迹分布来进行现场重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就连放在浴室门口角落的木凳上的死者的衣服都有些湿润。这样的现场,法医要做的就是进行一些尸表检验,及时和痕迹检验人员沟通,以期待发现线索。

  我让大宝沿勘查踏板到角落里的女孩尸体边,我自己则走到大门口的女孩尸体边进行检验。

  “谁动了尸体?”我叫道。

  “没有啊。”负责现场保护的民警一脸委屈,“我们来的时候她就趴那儿的。而且你看,她枕部受伤,正好趴着摔倒嘛。”

  女孩的后枕部有几处挫裂创1,边缘不整齐,创腔内组织间桥很明显。绽开的头皮露出了白色的颅骨,创口边缘黑黄相间的头皮下组织触目惊心。创口附近没有血迹。

  1挫裂创指的是钝性暴力作用于人体时,骨骼挤压软组织,导致皮肤、软组织撕裂而形成的创口。一般在头部比较多见。

  “刚才他们说了,水位只到达了尸体平躺面的三分之二。如果她是俯卧的,后脑勺的血迹为什么被冲刷干净了?连附近头发上都没有黏附明显的血迹,”我说,“而且尸体的尸斑位于背部,这是死者死后仰卧了二十四小时以上,尸斑才会固定在背部。”

  “是啊,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死后二十四小时以上,再翻转尸体的现象。”大宝的声音从远处角落里传来,带着些许回音。

  “可是……可是确实没有人能进来动尸体啊。”民警说,“我一直都在外面看着的,厕所都没上。”

  我笑了笑,说:“别紧张,不是说你失职。死者二十七日晚间死亡,在二十八日晚间至今天你们来之前,可能有人来这里动了尸体。”

  民警眨巴眨巴眼睛,没反应过来。

  大宝的声音又从角落里传出:“哎,你说会不会是刘杰前天晚上杀了人,今天早晨来了以后,出于某种目的,翻转了一下尸体以后再报的案?”

  “有可能有可能,这种贼喊抓贼的事情多了去了。”民警连忙接上话茬儿。

  “可是他出于哪一种目的呢?”我说,“这是在暴露他自己啊。”

  “你们还别说,”一直在沉默地刷门的林涛,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说,“大宝说的还真有可能。”

  “哦?”我有些许兴奋,站起身来,向林涛走去。猛地起身,我突然有些晕厥,在勘查踏板上扭曲了两下,努力维持着平衡。

  “是这样的,”林涛见我的姿势有些滑稽,笑着说,“这个门外面是暗锁,里面有一个把手、一个插销,可惜都上锈了。因为载体差,所以很难留下指纹。”

  “不对,”我沿着踏板走到林涛身边,说,“凶手如果从外面把门虚掩上,应该接触的是门的侧面,因为外面没有把手。”

  “所以我就重点刷了刷门的侧面,”林涛点头说,“可是这个破门,条件也很差,有一些可疑的纹线都没有比对价值,但我倒是在插销上发现了一个残缺的指纹。”

  我眯着眼睛看插销。

  林涛对身后的技术员说:“刘杰的指纹样本采集了吗?”

  技术员点点头,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张指纹卡。侦办命案的时候,遇见人就先采集指纹,这种意识已经在技术员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