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萧二的归宿(1 / 2)





  兴平九年的春节,池家交际往来户又多了一处——邺侯家。以前因为顾彝的关系,两家是有来往的,现在成了儿女亲家,这种来往又添了一层郑重的含义。两家年前喜气洋洋地互致新年礼物,蒋昭也被打发穿得整整齐齐地到岳父家讨好长辈。郑琰很容易讨好——真心对她闺女就行了,池脩之就比较凶残了,歹毒地在大过年的时候出考卷考女婿神马的,也只有他能做得出来了。

  这一年,池春华十三岁了,郑琰努力地给她攒着嫁妆。被郑瑜知道了又是好一通嘲笑:“给春华的嫁妆还要用攒的吗?说出去要笑死人了。”

  郑琰道:“怎么不用攒?钱我是尽有的,总不能拉一车钱到她婆家去吧?”

  郑瑜奇道:“你怎么傻了?那些商铺子里头,你放出话去,就是现找,他们也得给你找了来,现在使人去说,不用过夜就能拉来你信不信?”

  郑琰道:“还有家俱呢。”

  郑瑜道:“家俱是手艺活,然有了好木,也就是几个月的功夫。”

  郑琰又在想木头的事儿,郑瑜见她一时半会儿回不过神来,急急一巴掌拍了过去:“好了好了,就算是用攒的,哪怕春华及笄出嫁,也还有两年半,来得及。你还是先操持她的及笄礼罢。你及笄那会儿,阿娘一年多前就开始准备了,请宾客、制簪笄、裁礼服,一辈子就这么一回,样样都要郑重呢。”

  郑琰恍然:“正是!”

  郑瑜很无奈地想,她这个妹子果然是需要人时时担心一下下的,真是难为她那个妹夫了。

  说到及笄礼,郑琰倒不慌张了,春华正在长个儿,衣服什么的过两年再准备也来得及。郑瑜见郑琰冷静了下来,她也有心情八卦了。郑琰与徐莹翻脸的事情郑瑜是知道的,在郑瑜看来,自家外甥女完全符合做皇后的条件,最终没有做成,都是徐九坏的事儿!当人家姨母的自然把皇太后给记恨到死!

  宿怨之下,郑瑜是非常开心看徐莹的笑话的:“咱们春华大事已定,蒋家名门,阿昭也长进,就不知保慈宫二娘会是个什么前程了——听说皇太后已经急着给闺女挑驸马了呢,整个京城兵慌马乱的就为避开她!”

  “这事我也知道,二娘气性大了些,倒也天真烂漫。”

  “你就说她傻呗,”郑瑜撇撇嘴巴,“小模样儿倒是生得俊俏,配上那副脾气,生生把七分颜色减作三分。保慈宫里常有宫女被责,多半是出自她的手笔。要说她姐姐,还有几家勉强肯要的,换了她,恐是无人敢惹。想攀富贵,也得有命去享。”

  郑琰道:“年纪还小呢,倒不至这般恶毒,她生是公主,岂用委屈自己,自然是由着性子来了。只是他们家大娘,确是受了牵累了。”

  郑瑜道:“什么牵累不牵累的呀?难道皇太后肯把最好的给她?左右总是挑剩下的。有二娘作个对比,大娘反而好下嫁了。”

  “合适的都娶了,怎么好下嫁了又?”还真是为萧大娘犯愁哩。这事儿还要过阿元的手,岂不又给他添愁?

  “只要不强求世家,勋贵之家总还是有的。”郑瑜自己有三个儿子,长子次子都已成婚,娶的也是土鳖家的女儿。长子媳妇是安康大长公主的女儿齐淳,次子做了永安郡主的孙女婿。少子吴崧虽然未婚,倒是一点也不怕徐莹会赖上他们家,郑瑜心情轻松得很。

  郑琰也是不愁的,徐莹干不出“教坏女儿嫁给你儿子坑死你全家”这样的事儿来,她家很安全:“阿崧的事儿,你倒是要好好想想了,现在一窝蜂地求娶,好女子剩下的可不多了。”

  郑瑜摸摸下巴,要说亲上做亲是最好的,春华本很好,然而春华是郑琰之长女,又有诰命在身,吴崧只是府中少子,前程确不如兄长,郑瑜恋恋不舍一回,只好作罢。姐妹年纪差太大神马的,真是太虐了!

  “我想求娶李家女儿。”

  “嗯?哪个李家?”李家分好几个,便是世家李氏,也分作几房。

  “是阿悦的次女,又恐宰相孙女不肯嫁与阿崧呢。虽则老哥哥和李相公欠着阿爹些情份,不好意思拒绝,倒也不好拦了人家的前程。”

  郑琰想了想道:“不如让莞娘问一问,她娘家可有打算了,若是没有,倒可问问。我看阿崧虽不算顶尖,却也不愚笨。天下爵位总是有限的,哪能个个都袭爵呢?谁的女儿能一嫁便是嫁与现成的权贵?门当户对的就好,只要孩子好。阿崧不说旁的,上进的机缘总比别人多些。”

  郑瑜想,郑琰这话说得颇有深意,只要自家孩子不算太笨,无论是自己夫妇还是娘家亲戚,抬手就能给荐过去了,别的不敢保证,三、四十岁上做到郡守一级还是容易的——也不算太差了。

  “若是得成,须你为媒。”

  郑琰笑道:“责无旁贷。”

  两人闲话的内容,正是京城许多贵妇交头接耳所言之事。在皇太后母女不知道的地方,众人眼中的好少年都快要被抢完了!杞国公家若有所觉,莒国夫人快速地进宫向徐莹进言:“二娘转眼已经十二岁了,该选驸马了。世家子订婚早的大有人在,再迟恐来不及哩。且还有大娘,总要姐姐出嫁了,妹妹才好议亲。”

  徐莹道:“正是正是——可有合适之人?李氏、顾氏的不要!”

  莒国夫人一听这话头,便知徐莹想要世家子,问她:“是给大娘还是给二娘?”

  “自然先姐后妹,大娘总在我跟前长大,虽是庶出,也是长公主,纵驸马不如二娘,也不能差了。”

  莒国试探地道:“你看大郎家的阿方如何?”徐方是徐莹大哥的第三子、德妃的哥哥,杞国公家儿子多,孙子更多,也是人丁兴旺。人丁兴旺的一个坏处就是会分薄资源,不可能人人都得到非常好的照顾,尤其是官位。徐方的父亲被池脩之给坑了好大一把,世子位丢了,人成了白丁,他的儿子里,长子还好,次子三子往下,只待祖父祖母故去,日子就不是一般的难过了。

  尚了公主,最少有一个驸马都尉的衔儿。萧复礼统共就这俩妹妹,怎么也要再照顾一二,徐方的前程也就来了。

  徐莹想,徐方倒是很乖,拍板道:“这个倒行,我与阿元说说。”

  ——————————————————————————————————————

  阿元很忙。

  萧复礼不但要参加新年前后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还要听正反双方对于袭爵问题的辩难,还要用并不丰富的从政经验去自己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管别人想不想,反正他是不想恢复罔替之袭的。除此之外,他还要努力耕耘。夏美人有孕,不用顾皇后说,萧复礼自己都觉得不太对劲。

  他是想要儿子不假,长子不是皇后所出,这让他本能地觉得会出乱子。即使现在夏美人还没有生产,即使许多人都预祝他早得贵子,他还是很不自在的。

  国内已经是多事,萧复礼日夜操劳。狄人又来捣乱,来的还是马骏这个王八蛋。这货这几年大概过得不太好,鬓边已有风霜之色,眼睛却是贼亮。带着双鹰王的国书,谦词求互市来了又!来就来吧,双方交战,狄部的一些特产天朝也是需要的,互市什么的,也算是互惠互利。天朝摆摆谱儿,多半会答应。

  马骏偏不肯安生,任由朝臣们讽刺他“求和讨饶兼讨饭”——许多人家的孩纸在战场上被抄去一条命,有些人头还没找回来安葬只好雕个脑袋安葬呢——还一派和气地回忆起上一次来朝贺的事情:“前番郑相公还在,朝中相公四五人,我一蛮夷人,一时间几乎记不住相公们的姓名相貌。今日一见,只有两位相公,却又是同姓,分辨起来十分困难啊。”他在装傻,作出一副“憨厚的少数民族同胞”的样子来。

  许多朝臣的目光都变得热辣辣地——他们想当宰相!

  萧复礼想掐死马骏!袭爵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再出来个争当宰相的,这还让不让人松口气啦?宰相也不是想拜就拜的,皇帝可以任命宰相,但是任命宰相的旨意还是要走程序,这就意味着,如果有大臣不满意,还是可以反对!想一语定乾坤?行,等你当了二三十年皇帝,有你祖父那样的威望的时候再来吧!

  现在的丞相萧复礼还算满意,李幼嘉是郑党,立场与他比较一致,李神策虽是世家,思想却颇为开明。万一大臣们撺掇了个一心想恢复罔承袭的宰相出来,萧复礼就该哭了。

  因为这个,萧复礼对马骏的印象变得非常不好!果然,没两天,他就收到了一些关于“宰相太少了,工作太多了,需要有人分担”之类的建议。萧复礼心说,你们不是要宰相吗?行!他下旨,征袁曼道作宰相。

  一时间许多人都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对于马骏,萧复礼硬是晾了他一个月,才“勉强”答应了他的请求。由于朝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倒霉的蒋昭讨好未来岳父的时候被池脩之拎到书房里考了许久的对外关系问题才被放出来。

  好容易把马骏踹走了,萧复礼还没来得及哀悼他加倍努力之后顾皇后的肚子还没鼓起来,保慈宫又传了话来——皇太后有事相商。

  萧复礼不能说视保慈宫如畏途吧,对保慈宫里那一摊子事儿也是头疼万分。大娘还好些,只是爽快一点,脾气略差,也差不太多。二娘就坑爹了,任性,极其之任性!她倒没什么恶毒的心思,因为她的词典里就没有恶毒这个词,有的只是“理所当然”。不开心了,打人出气。想要什么了,必得弄来。

  萧复礼头疼地问怀恩:“她该不会是想要吃西瓜了吧?”

  怀恩伛偻着腰:“听说,是为了两位长公主的婚事。”

  萧复礼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我是怕了她又想要什么稀奇的东西了。”

  怀恩道:“宫中也常存些瓜菜以备不时之需,倒不算是太难。”

  萧复礼心说,这不毛病吗?冬天想吃夏天才有的东西,到了夏天又想要冬天才有的东西了,完全超出了“冬天特供蔬菜”的特权范围了。卧槽,去年夏天她想看梅花,快把人愁死了好吗?叹口气:“走吧。”

  怀恩道:“圣人,老奴怕伺候不动啦,圣人,多让他们年轻人跟着走走。”又指徐莹派来照顾萧复礼之人,让他陪着。自己留下来训徒弟。

  萧复礼心下恻然,怀恩已是满头白发了,思量着要赐些金帛让怀恩养老才好。

  ——————————————————————————————————————————

  到了保慈宫,萧复礼与徐莹之间倒是礼貌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