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节(2 / 2)


  我道:“你现在住的地方,离之前住的地方,直线距离大概有多远?”

  他说没查过,让我稍等一下。

  电话没挂,他应该是查地图去了,过了一会儿,跟我说道:“开车的话6公里,直线距离三公里。”

  普通的鬼魂,其实不能离开执念地太远,三公里的直线距离,并不足以摆脱诡物的纠缠。

  于是我道:“那老太太每晚都来吗?”

  程磊道:“每晚都来,我给完钱她就走,不给就一直闹。”

  我道;“每次给多少钱?”

  程磊道:“32,就是我欠她儿子的钱。”

  “啊?你在逗我玩吧?”我没稳住,冷静的人设顿时破灭。

  哪有欠债欠32块钱的?

  哪怕欠个一百块,我都能想的通。

  还有那老太太,颇有些守财奴的潜质啊。

  人都死了,还惦记着要帮儿子收回32块钱的‘巨款’。

  程磊苦笑:“都这时候了,我哪敢用这事逗你……”

  我不想白跑一趟,所以便打算先在电话里问个清楚,于是我继续道:“那32块钱你是怎么欠下的?还有那老太太,死了多久?生前你们都认识吗?她和她儿子生前是做什么的?”

  我得弄清楚这些,才好送那老太太往生。

  毕竟变成鬼,找人讨32块钱的事,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我问的这些,其实是常规问题,并不难回答,结果电话那头的程磊居然有些迟疑起来,声音期期艾艾的。

  我立刻意识到,这其中或许还有什么别的原由。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期鬼。程先生,处理这类事件,可不兴对我们撒谎啊。”我提醒了他一句。

  程磊听完,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模样,在电话里说起了事情的起因。

  他是外地人,家里很穷,父亲是酒鬼,所以他十六七岁就到安阳市,自己谋生晃荡了。

  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混一些不三不四的所谓的帮派,就这么晃荡着,一晃眼也快四十的人了。

  “我知道我不是什么好人……小错一堆,但大过没有,太犯法的事我是不敢做的。那老太太是去年初就死了,还是社区给处理的后事。她生前是捡废品的,她儿子是个天生的残疾人,半瞎半聋半哑,脊椎是弯的,腿还一个长一个短,而且,脑子还有毛病……哎呀,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欺负他。”

  “那老太太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教她儿子弄点儿小吃卖,就是炸串,他们没证的啊,三无产品,就在附近老小区里,推着个破三轮卖。”

  “我那天晚上回家遇到他。他在楼下卖炸串嘛,我就点了32块钱的,然后……我、我没给钱……他找我要,我骂了他一顿,他又来拽我,我就踢了他一脚……他是个傻子,也不会追究。反正、反正我就拿着串儿走了。”

  “那串挺难吃的,街坊们愿意买,那是做个好事可怜他。我不就是白吃了点烤串嘛……好吧,我不该骂他,不该踢他。我也后悔啊!我悔的肠子都青了!反正,就那之后没多久,有天晚上,我听见人敲门,我一打开门,吓死我了,那老太太就在门口!”

  由于那老太太生前,是在那片小区到处收废品的,所以那片的常住人口,基本都认识她。

  她日常就那么一两套衣服来回穿,身材矮矮小小的,为了养活又残又傻的儿子,风雨无阻的干活。

  那天晚上程磊打开房门,看见收废品的老太太,还是穿着平时那身衣服,脸上一片黑青色,拉耸着眼皮的一双小眼睛,直勾勾盯着他。

  程磊吓的怪叫一声,以为自己看花眼了。

  收废品那老太婆,不是去年就死了吗?怎么、怎么会在自己家门口?

  然后,那小老太太,就跟还活着一样,开口说话,说:“你前几天晚上,在我家傻柱子那儿,买了炸串,没给钱,你还记得不?”

  程磊心慌腿软,忙不迭点头:“记、记得,你、你是……鬼?”

  老太太不回他,只伸出手,一脸讨好恳求的神色:“那把账结了吧,我娃儿脑子傻,赚点钱不容易,一共32块钱。”

  第112章 狂飙的自行车

  被鬼讨债,谁敢欠着?

  程磊不管自己是不是做梦,赶忙摸出手机:“我、我转给你……哦哦,对对对,你儿子不会手机转账,我有现金,有现金……”

  他忙不迭的翻出很久不用的现金,直接抽了两百块递给小老太太:“给你给你。”

  小老太太看见两百块钱,就像生前那样,一脸感激,一边作着揖说他人好,好人有好报,一边将钱谨慎的收进了贴身的衣兜里。

  “……再然后,她就转身走了,她走着走着,就消失在了楼道里。我以为自己给了钱就没事了,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她又来了,一模一样的场景,一模一样的话,我又给了两百。”

  “第三天、第四天都是这样。哎哟喂,这谁受得了啊,我就跟人打听该怎么办。有朋友就告诉了我个法子,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让我给那老太太的傻儿子赔礼道歉,把32块钱结给人家。”

  “我照做了。那个傻子……我是说那个大兄弟,他也没怪我,先在想想,我之前做的真是不对。我把32块钱塞给他,又去小老太太的坟上烧纸、说好话。反正该做的我都做了,但她还是照来!”

  “我实在是没招了。一开始我是多给钱,但我哪有那么多钱啊?后来我就照着32给,反正我给多给少,都没变化。就这样,每天给她32,唉!”

  我听的很无语。

  其实,越是底层人民,越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而现实生活中,似乎是相反的。

  生活的越艰难的人,戾气越重,越喜欢将恶意,发泄在比自己更加弱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