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门未倾,不敢相负(2 / 2)


正是宁王。

元魁站在一旁看着,心中暗暗生疑。

殿下近来又常常在禅房读经了,是为了太子的事,还是为了什么?

窗外有人影靠近,躬身行礼,是派出去的人回话来了。

元魁身形一闪出了禅房。

借着油灯的光线,只见窗外人影变作了两个,嘁嘁嚓嚓地交流了几句。

没一会儿,元魁又走了进来。

“殿下,晋王和沈侧妃至晚方归,现下已经看到礼了。”

宁王声线微冷,“知道他们去哪里了吗?”

“有人看见他们一大早朝城外去了,晋王和沈侧妃同乘一骑,到后头就跟不上了。”

去了城外整整一日,会是去做什么呢……

他想不出头绪来,只道:“那处宅院,日后就别让我们的人靠近了。不管她要不要,那都是她的了。”

元魁不解道:“殿下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手笔,给沈侧妃送寿礼?您与晋王刚刚结盟,觊觎沈侧妃,不是让晋王提防殿下吗?”

宁王淡淡一笑。

“你真以为,晋王是真心与本王结盟?他只是为了本王手上那本账册罢了,其实心底从未信任过本王。”

“不过无妨,斗倒太子,原就是我们各自都有收益的好事。”

太子一倒,无权无势,被废不过是迟早的事。

明面上,一些没有明确阵营的朝臣,更加偏向了晋王,认为他最有可能是下一任储君。

暗地里,那些原本属于太子的势力,都慢慢朝着宁王归附。

单论朝堂上的势力,两人不相上下。

“殿下的意思是,晋王原就打算对您出手吗?”

“不是打算,是已经。”

前几日,国子监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学生们对部分老师的师德产生异议。

原本只是一群青年意气风发的牢骚,到后来不知怎么的,演变成了骂战。

一群文人学士,骂得脸红脖子粗,最后随手拿起笔墨砚台就开始打人。

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杀伤力,被打的老师们都是轻伤,反而是劝阻骂战的国子司业黄显荣,被打了个半死。

黄显荣年事已高,挨了这一顿打卧床不起,半边身子都没了知觉。

堂堂四品官员沦落到这个地步,国子监上报大理寺,大理寺无计可施。

一者,打人的学生太多,场面混乱,实在找不出到底是谁打残了黄显荣。

二者,这些能在国子监上学的学生都是官宦子弟,他们的父辈祖辈,随便拉出一个人来都比区区国子司业大。

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哪有那么巧的事,黄显荣刚刚归附于他,就被打得卧病在床了。

宁王敏锐地感觉到,这件事和晋王脱不了干系。

“我和他之间,已然成为对立之势。送不送那份寿礼,没有什么区别。本王就是要让他知道,沈风斓该是谁的人!”

她本该是,宁王正妃。

那份带有挑衅意味的寿礼,更像是一封战书。

他在告诉晋王,沈风斓是他看上的女子。

哪怕她已经是晋王的侧妃,他也可以夺回她的心。

元魁不禁眉头微蹙,“可是……殿下不是很快就要,迎娶平西侯府的大小姐了吗?”

他看得出来,宁王真正喜欢的人是沈风斓,不是汪若霏。

可宁王这辈子都没有违抗过贤妃的命令,他是必然要娶汪若霏的。

倘若当初他敢反抗,沈风斓也不至于成为晋王的侧妃……

他不禁心中感慨。

若是宁王早点认识沈风斓就好了。

认识沈风斓之后,他身上才有了些许真正的慈悲。

他会在听闻卫皇后罚跪沈风斓的时候,心急懊恼,想办法让晋王早一点赶去救她。

他会在知道卫皇后设伏截杀沈风斓的时候,快马加鞭赶往城外,生怕她有性命之忧。

他会在卫皇后派出杀手到晋王府时,千叮万嘱那个最关键的死士,切莫伤及沈风斓的性命……

那样的他,多了一分优柔寡断,变得不像他。

又似乎,那才是真正的他。

禅房之中,渐渐响起了吟诵佛经的声音。

元魁缓缓退步走出屋子,直到关上房门,他才想到自己忘了一件事。

他忘记问宁王,今日的佛经,是为谁而诵?

——

兴庆宫中,卫皇后躺在大床之上,面容憔悴。

她身上只着寝衣,素着一张脸,面上的皱纹和眼底的浑浊,看得真真切切。

因为卧病有些日子了,就连一向齐整的鬓发,都顾不上梳理了。

说来也怪,自太子被圣上处置之后,卫皇后一着急就病了。

她一向倚重长公主,这一病就请长公主入宫商谈,希望她能在圣上面前为太子求情。

长公主带着卫玉陵时常进宫看望,在圣上面前求情的事,却一句也没有提过。

直到听闻她向圣上请求,把卫玉陵嫁给晋王,卫皇后才彻底死了心。

连长公主都不肯支持太子了,她还有什么指望呢?

什么皇后、太子,对于他们母子二人而言,已经是讽刺的虚名了。

圣上听闻卫皇后的病,也只来看过一次,叮嘱好生养病就走了。

他知道,那是心病。

这种心病,多多少少让圣上有些不悦。

他对太子已经是从轻发落了,卫皇后还作出这幅模样,是想要挟他不成?

唯独没想到的是,卫皇后这回是真的病了。

不仅病了,还病得不轻。

贤妃是头一个往兴庆宫殷勤看望的,看到卫皇后的病容,当下就皱了眉头。

“皇后娘娘,身子觉得好些了吗?”

皇后从病中挣扎坐起,说话显得气若游丝。

“劳你记挂了,还好。”

说着不停地咳嗽了起来,咳得一张苍白的脸涨成赤红。

太子一失势,她这个本就不得宠的中宫皇后,在宫中就更没有影响力了。

以至于病了这么久,只有贤妃来看望她。

她不由心生酸楚,想着贤妃母子两是好的,真心帮衬着她和太子。

“皇后娘娘玉体金贵,可马虎不得。太医是怎么说的?”

大宫女霜冷忙应道:“太医看过了,说娘娘这是心事太重,郁结于五脏,身子才会一日日瘦削下去。太医开了些疏散和健体的药,吃了也没什么用处。”

卫皇后摇头叹了一口气。

“能有什么用?本宫心里唯一记挂的就是太子,太子不好,本宫吃再多的药也好不了。”

她懒怠地合了合眼,看起来十分疲倦。

贤妃越看越不对劲,忙道:“皇后娘娘,您上一次看太医是什么时候?”

“有七八日了吧,左不过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好也没有恶化,本宫就懒怠看了。”

贤妃听罢,眉头蹙紧。

卫皇后见她神色不对,忽然产生了警觉。

“你想到了什么?只管说,本宫绝不会怪罪你。”

贤妃犹豫了片刻,缓缓开口,“臣妾只是,忽然想起了宁才人。”

宁才人是宁王的生母,曾经是圣上的宠妃,后来因病离世。

她离世的时候,宁王还没有东宫的福昀大,便养到了贤妃膝下。

卫皇后一惊,不知道贤妃突然提起她做什么。

“宁才人当年正得圣宠,和萧贵妃不相上下。年纪轻轻就得了病,竟然就此一病不起。臣妾隐约记得,她患病初期,也是像皇后娘娘这样,身子一日日瘦下去……”

卫皇后如梦初醒,浑身一颤。

她以为自己只是心情郁结,才会卧病不起。

照贤妃这么说,其中还另有缘由?

“当年宁才人到底是什么病?本宫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贤妃讳莫如深地一笑。

“谁还记得她是什么病呢?那桩丑闻过后,圣上压根就没派太医诊治过她。与其说她是病死的,不如说是活活在病床上耗死的。”

卫皇后年纪越大,记性有些不好了,经过贤妃这一提醒才想起来。

若非那桩丑事,宁才人也不至于到死还是个才人,被葬在京郊的荒山野地里头。

圣上也不算无情,到底还给宁王找了贤妃这么好的养母,还把他生母的封号都给了他……

她连忙对霜冷道:“快,快去把太医请来,再好好为本宫把把脉!”

如果她这病真的是有人动了什么手脚,那就太可怕了。

她忽然想起,贤妃方才话中,无意提起了一个人。

“你的意思是,当年宁才人病死,有可能是萧贵妃做的?”

贤妃连忙摇头,“怎么会呢?那时那桩丑事已经发生,宁才人对萧贵妃还有什么威胁呢?”

她嘴上这样说,眼底却藏着得意之色。

卫皇后的心里已经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她不过随口提起,再把自己的关系撇清。

到时候卫皇后要找萧贵妃的麻烦,就与她无关了……

太医很快赶到了兴庆宫,当着贤妃的面,为卫皇后把脉。

殿中一片静默,卫皇后心中着急,目光只盯着太医的面色。

良久,太医才收回了手。

“敢请娘娘把舌头伸一伸,容微臣看过后方有结论。”

医家讲究望闻问切,卫皇后也不怪他无礼,直接把舌头伸出了半截。

衬着她那枯黄消瘦的脸,看起来有一丝诡异。

太医细看了一番,点了点头,卫皇后才把舌头收进去。

“本宫的病,到底是思念太子过度,还是有什么别的隐情?”

那太医站起来,拱手禀道:“娘娘的病症并不严重,面色枯黄、身体消瘦、脾胃失和,都有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或者是心思郁结。只是……”

“只是什么?”

卫皇后眉头紧蹙,着急地问道。

“只是娘娘的舌苔,格外厚腻,发白严重。这种迹象,应该是服药产生的。”

卫皇后使了一个眼色,霜冷连忙把之前太医开过的药房都拿来。

“你瞧瞧,跟本宫先前服食的这些药,可有关系?”

太医眯着眼,细看了一遍药方。

“这些都是益气补身的药,对娘娘的病症有缓解之效。只是开药的太医没有抓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或许是因为之前娘娘的病症还不够明显。”

卫皇后听出了他的话音,眯起眼来看他。

“你的意思是,你知道本宫的病症是从何而来的了?”

太医再度躬身行礼,这一回,背弯得极低。

“恕下官直言,娘娘这不是病,是毒。是一种叫做马兜铃的毒,只是服药的分量不大,所以一开始很难看得出来。”

马兜铃?

卫皇后从未听过这个名字,只得看向贤妃。

贤妃似乎隐约有所耳闻,便问太医道:“是那种长期服用,会使人肾脏衰竭而死的马兜铃吗?”

“回娘娘,正是!”

卫皇后一听这话,几乎气得发狂。

“是谁敢下药陷害本宫?是谁?!”

满殿伺候的宫女和太监们齐齐跪下,浑身抖如筛糠。

他们是近身伺候卫皇后的,要说卫皇后被人下了毒,他们怎么也逃脱不了干系。

“皇后娘娘,如今最要紧的还是您的身子,下毒之事慢慢查不迟。”

贤妃一面安抚卫皇后,一面询问太医,“皇后娘娘的毒性严重吗?你可有解毒的法子?”

“并不严重,只要找出致病的源头,不再服食就没有性命之忧。至于娘娘体内的毒,说来也容易,只要熬上浓浓的绿豆汤汁,每日服下几碗便是。”

霜冷一听这话,连忙吩咐底下人去熬绿豆汤。

贤妃出言阻止,“慢!先让太医把皇后娘娘的一应饮食用具检查一番,还有能接触到娘娘饮食的宫人,全部抓来审问。”

卫皇后点头,“还是你考虑的周全,找不出中毒的原因,解药之中还是有可能混杂毒药。你们,还不快照贤妃说的做!”

后半句话是对着殿中宫人说的。

很快,卫皇后小厨房里伺候的宫人,全都被赶到了正殿来。

一个个俯首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太医将卫皇后的一应吃食用具都检查了一番,最后在她常用来喝茶的一只玉斗里,发现了马兜铃的味道。

小厨房的人是接触不到这只玉斗的,只有可能是她近身伺候的宫人。

也就是说,兴庆宫里——有内奸!

卫皇后当场砸碎了那只玉斗,因为用力过猛,溅起的碎片飞到了宫人们的面上。

有人脸上扎着碎裂的玉片,鲜血顺着脸流到地上,还动都不能动。

也有的小宫女被碎片扎到,面上眼泪直淌,无声地哭泣着。

一向心肠最好、待宫人最慈善的贤妃,见状向卫皇后开口求情。

“皇后娘娘,既然这些小厨房的宫人碰不到玉斗,不如就先让他们下去吧,免得在这碍事。”

卫皇后正在起头上,几不可闻地一点头。

贤妃连忙道:“还不快谢皇后娘娘恩典?”

“多谢皇后娘娘,多谢贤妃娘娘。”

其实在他们心中,真正感激的人是贤妃,而非卫皇后。

霜冷当先在卫皇后床边跪下。

“皇后娘娘,奴婢是贴身伺候娘娘您的,要说谁能碰到那个玉斗,奴婢是头一个。但奴婢对娘娘忠心耿耿,奴婢身上还有屋子,尽可搜查!”

“请娘娘先命人搜查奴婢,待奴婢验明正身之后,好帮着娘娘搜查底下奴才们。”

霜冷语气凛然,忠心护主。

卫皇后不免感动,伸出手来虚扶她一把。

“不必搜查,本宫自然相信你。你好好查查这些奴才,务必一个都不能放过!”

霜冷低垂的头,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她沉声道:“是,奴婢一定不负娘娘所托。”

说罢她带人出去,要将这些近身伺候之人的屋子,全都搜查一遍。

贤妃看着霜冷步出寝殿的背影,嘴角的笑意几不可闻。

“皇后娘娘别担心,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人胆敢对娘娘下毒,一定会查出来的。”

卫皇后拉着她的手,欣慰地拍了拍。

“幸好今日有你来看本宫,若不是你,本宫或许至死都不知道,有人胆敢对本宫下毒!”

她看着贤妃的目光,头一次充满了温柔与感激。

贤妃同样柔声安抚她。

“您是皇后娘娘,能为娘娘排忧解难,是臣妾职责所在,分所应当。”

卫皇后看她温顺的模样,忽然气恼了起来。

“可恨像你这样的人,没有封上贵妃之位。倒让萧氏那个贱人,得了贵妃的称号耀武扬威!”

贤妃只是笑着不答话,眼中既没有嫉妒,也没有不忿。

卫皇后叹了一口气,“你放心,太子虽然失势,本宫还是中宫皇后。只要本宫在后宫一日,一定会给你应有的体面。”

贤妃心中暗暗冷笑。

卫皇后连自己的体面都保不住了,竟然还大言不惭,说要给她体面?

再体面,也不能比萧贵妃体面。

因为在这后宫,真正的体面,只有圣上能给。

不一会儿,霜冷领着人匆匆赶了回来,手上还拿着一包东西。

“皇后娘娘,在鸳婉和鸳诗的房中,搜查到了这个。”

鸳婉和鸳诗是在卫皇后寝殿伺候的宫女,一向负责洒扫,完全能接触到玉斗。

被点到名字的两个宫女抬起头来,看着那包陌生的东西,一脸疑惑。

那肯定不是自己的东西,两个人都这样想着。

“太医,你快看看,是不是这个东西?”

太医接过那个包袱,打开一看,里头是一颗颗灰褐色的果实。

他拿起一颗放在鼻子前嗅了嗅,而后点了点头,“就是这个,这就是马兜铃。”

卫皇后凌厉的目光看向那两个宫女,鸳婉和鸳诗连忙磕头求饶。

“皇后娘娘明鉴,那不是奴婢的!”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随后惊讶地看向对方。

她们两住在一个屋子里,屋中搜查出这等物品,不是自己的,自然是对方的。

两个宫女争辩了起来,怎么也说不清楚,到底那东西是谁的。

卫皇后冷笑一声。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错放一个。将这两个宫女,统统杖毙!”

鸳婉和鸳诗两个连忙求饶,“娘娘明鉴,真的不是奴婢!”

没能再说出第二句,已经被几个太监捂着嘴拖下去了。

贤妃看着两个宫女娇俏的容颜,惊恐地瞪大眼睛的模样,心中莫名畅快。

安心去吧,本宫知道你们是冤枉的。

她嘴角轻轻翘起,目光冷然。

霜冷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朝卫皇后禀告。

“皇后娘娘,奴婢记得,鸳诗从前是华清宫伺候的人。她原先叫清诗,是到了兴庆宫之后,随鸳婉改了这个名。”

华清宫?!

卫皇后脑中的疑虑,顿时连成了一串。

“来人!快去华清宫,把萧小言那个贱人传来!”

------题外话------

先叨叨一句,求评价票!

(因为伊人想上那个新人pk榜,需要评价票)

注:马兜铃这种中药的确有研究说,它对肾脏有伤害。但是一切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所以伊人在文中有夸大毒性,请广大读者小可爱不要误解~

晋王殿下和斓姐儿终于山盟海誓了,有不太了解这个石门是什么东西的,可以搜索一下地中海马耳他的“蓝窗”,其实类似于风蚀蘑菇之类的,是大自然的奇妙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