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八章 圣上醒来(2 / 2)


倘若如此,圣上便是死了也不能瞑目。

轩辕玦的选择是正确的,能让宁王彻底失败,那才是他最大的孝顺。

“那个……那个逆子,如今在哪里?”

轩辕玦知道他问的是宁王,便道:“昨夜兵荒马乱,他带着楼兰使臣从北城门逃出,可能是去投奔楼兰了。儿臣已经命人去追捕,很快便会有消息。”

圣上有些缓不过气来。

他养了这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二十多年,而今宁王知道了真相,竟然还是选择了谋朝篡位。

将他这个有养育之恩的父皇,全然不放在心上。

而在败逃之后,他还是选择回去楼兰,去找他亲生的父亲。

这让圣上心中万分难受。

他知道自己有对不起宁王的地方,可那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他能留宁王一条性命,已经仁至义尽了。

宁王却对他,连这点情义都没有……

圣上缓缓地看向跪在地上的众臣,和殿门那个位置,跪在地上的一众皇室宗亲。

“诸位,都平身吧。”

众人慢慢地站了起来,躬身侍立。

圣上有些困倦,说不清是因为宁王逃亡楼兰而伤心,还是因为病情的原因。

“朕重病在身,不堪主理朝政。而今太子已经册封,着即刻行册封礼,正位东宫,以便监理朝政。”

说罢看向跪在最前头的几位老臣,又补了一句。

“朕这病只怕命不久矣,等朕驾崩之后,这皇位自然就是太子的。你们如今不必顾忌,全力辅佐太子治理朝堂,不必以朕为念……”

这番话不像是嘱咐老臣,倒像是发表临终的遗言。

众臣听得心有戚戚然,纷纷应和圣上的话。

“臣遵旨,即刻命钦天监寻找吉日,行太子册封大礼。”

圣上眯着眼睛,在一众老臣中晃了一眼,见答话的是礼部尚书应玄天,便点了点头。

如应玄天这些宁王在位之时,被贬官甚至被迫辞官的大臣,也陆陆续续回到了朝中。

朝堂正在有条不紊地整顿起来,圣上这便放心了。

他眯着的眼睛,慢慢合了上去,而后渐渐不再动弹。

众臣吓得手足无措,萧贵妃从殿外走进来,面上泪痕未干。

“诸位大人不必担心,圣上只是睡着了。”

说着将圣上的身子放平,再替他盖上了锦被。

云旗在床上,把被角掖掖好,而后被萧贵妃一把抱了起来。

她转身对诸位大臣道:“请诸位大人,诸位皇室宗亲,都先回去吧。圣上每日只会清醒一会儿,时间并不固定。倘若圣上一时醒了想传召哪位,本宫必定会安排的。”

原来圣上只是又睡着了,并非驾崩了。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只有云旗在萧贵妃的怀中,不经意伸手替她抹了抹泪痕。

圣上的病情到如此地步,最伤心难过的,还是萧贵妃。

众人渐渐散去,最后只留下了萧贵妃和晋王府的一家人。

“你们也都回府去吧,玦儿,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斓姐儿也一晚上没好生安睡,她腹中还怀着胎儿,不能如此劳碌。”

接下来还有许多善后的事要处理,轩辕玦自知要安排好休息的时间,否则体力未必跟得上,便不再推辞。

“那就把云旗和龙婉留在宫中,继续陪着母妃吧,母妃也好有个说话的人。”

轩辕玦说着,却见萧贵妃摇了摇头。

“还是你们夫妻把他们带回府里去吧,他们再聪明乖巧,也是不到两岁的孩子。这么久不见你们,必定想坏了。带他们回府去亲热亲热,闲时再带进宫来看望本宫不迟。你们放心吧,圣上这里有本宫在,不必担心。”

说着把云旗送到了轩辕玦的怀抱里头。

“快回去吧,晋王府这么久没个主人,府里还不知道乱成了什么样。说不得还得辛苦斓姐儿了,把府里整顿好,方可入主东宫。”

“母妃放心吧,有芳姑姑在呢。她得了母妃的真传,必定把晋王府照顾得井井有条。”

沈风斓牵过龙婉的小手,把她揽在自己的身边。

萧贵妃一下子掌不住笑了起来。

“你啊,一样是拍马屁,旁人拍的总没有你的顺耳。”

“因为我是实话实说呀。”

沈风斓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

而今一切尘埃落定,所有人都好了,唯独萧贵妃不好。

毕竟圣上的病,仍然没有好转。

她身为儿媳,能做的不多,也就是替她分忧解难,再者偶尔逗她笑一笑。

那就是她最大的孝心了……

晋王府诸人听见轩辕玦夫妇回京了,盼了一夜盼不到他们回来。

昨夜的刀兵之声又极其响亮,吓得众人都不敢睡。

好在沈风斓离开的时候,几乎没有动晋王府的守卫,所以府中并没有贼寇闯进来。

甚至还有余力,翻墙跨院去了旁人的府上相助,杀了不少的盗匪。

过程中遇到了龙骑营的龙骏,听说他们是晋王府的侍卫,便把轩辕玦夫妇二人如今的情形告诉了他们。

他们再回府告诉了莫管事等人,众人今日一大早便聚在府门外,翘首以盼他们归来。

没想到一直等到时近中午,才看见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不远处的长街回来。

马车尚未到府门前,已经被众人簇拥得几乎无法前行了。

沈风斓自掀开了车帘子,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红妆,梅儿,竹儿,小衣……

还有古妈妈。

看到古妈妈的那一刻,沈风斓的心几乎揪到了一起,眉头不自觉蹙起。

待车到府门前,众人才平复了激动的心情,齐刷刷跪了一地。

“恭迎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回府。”

册封太子的密诏已经传遍了京城,由翰林文书抄录皇榜,贴在城门上最显眼的地方。

而今满京城都知道了,昔日晋王已成太子的消息。

而沈风斓更是从一个侧妃,一跃成为了太子妃,可谓是一朝翻身。

不过这在知情者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

轩辕玦就这一个妃子,还宠得无法无天,区区侧妃连圣旨都敢抗。

她不成太子妃,还有谁能成太子妃?

“都起来吧。”

轩辕玦吩咐了一声,便亲自搀扶着沈风斓朝里走。

众人这才发现,她小腹微凸,看来是又有身孕了。

所有人都自觉地退避到两侧,沈风斓在经过古妈妈身边的时候,却停住了脚步。

“古妈妈,我对不住你。浣纱她……”

古妈妈原本还笑成一团的脸,忽然僵硬了起来,看着沈风斓不知如何作答。

她的嘴唇颤抖着,那句浣纱怎么了,到底还是问不出口。

就在这时,浣纱和浣葛从后头的车架中下来,走到了众人跟前。

古妈妈清楚地看到,浣纱的一边袖管空荡荡的,里头的胳膊一点都不剩了。

偶尔一阵风催过,她的衣袖就随风乱摆,看得人格外心酸。

“古妈妈,浣纱是为了我,才被刺客砍了一条胳膊。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古妈妈含着泪水笑了起来。

“我还当是浣纱没了,原来只是断了一条胳膊。没事没事,人还在就好。娘娘快进屋歇着去吧,腹中怀着小皇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轩辕玦朝她点了点头,便搀扶着沈风斓回到了天斓居。

古妈妈在后头揽着浣纱,细细问她这一路的情形。

“这胳膊什么时候断的,还疼吗?没事,以后你若有什么做不了的,娘替你做。替你穿衣裳,喂饭,收拾床榻……”

浣纱的记忆里,古妈妈从未对她如此温柔过。

她的温柔,一向都给了沈风斓,对自己却十分严苛。

就好比离开京城去岭南之前,她再三再四地盯住自己,若是沈风斓遇到危险,一定要用命去护。

她做到了,用命去护沈风斓,好在只是丢了一条胳膊。

而古妈妈见到了她的伤,还是忍不住落泪,柔声细语地安慰着她。

一条胳膊的伤,能换回古妈妈对她的怜爱,那也是值得的。

浣纱忙笑着摇了摇头,眼泪盈眶。

“不疼,一点都不疼。我在岭南的时候,娘娘让萧太医天天照顾我的伤口,早就不疼了。我在床上躺了许久,娘看看,我是不是胖了许多?”

她在古妈妈面前转了一个圈,惹得古妈妈哭得伤心,又不得不笑。

“是,胖了好些。回头给你裁衣裳的时候,要多留出些布料了……”

沈风斓心中对浣纱的伤一直有愧疚。

她不是自小生在大周的人,她来的那个世界,人和人是平等的。

她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旁人真心待你,你便该回以真心。

所以她对浣纱、浣葛等人,视若姊妹,而非伺候自己的奴婢。

她永远清楚地记得,被沈风斓冷落在桐醴院中时,她们两对自己的不离不弃。

所以这一回府,她便头一个想到了浣纱的婚事。

天斓居中叽叽喳喳,丫鬟们喜悦的声音不绝于耳。

她们这些日子在府里,算是完全闷坏了,既想念沈风斓,也想念云旗和龙婉。

而今好了,一家子全都回来了,这晋王府又恢复了从前的生气。

“娘娘看呐,王府和从前一点都没变,屋子还是干干净净的。”

浣葛把行李放下,看着天斓居中熟悉的芭蕉海棠,梧桐秋千,仙鹤鸳鸯……

这种熟悉感,让人莫名地安心。

红妆头一个凑上去道:“那是自然,娘娘不在的这些日子,我们日日闲来无事就打扫屋子,就等着娘娘回来呢!”

小衣听她邀功,笑得弯了腰。

“红妆姐姐,谁说这话娘娘都信,偏你说的娘娘一定不信。谁不知道你一旦闲着,不是躲在屋子里睡大觉,就是坐在廊下嗑瓜子?从前陈墨在的时候就天天追着陈墨,他不在的时候,你就……”

她话还没说完,已经被红妆结结实实地拧住了嘴。

“小蹄子胡说什么?看我不撕了你的嘴!从今以后别在姐姐面前提这个人,他不在的这几个月,姐姐已经彻底想通了,不喜欢他了!”

小衣还没说什么,一旁高大的梧桐树上,忽然沙拉拉一阵响。

浣葛天真道:“想是树发了脾气了,怎么忽然这样响动起来?也没有鸟飞出来啊。”

沈风斓早已看穿了一切,只是笑着朝树上看了一眼。

“树不会生气,人会呀。红妆这话说得猖狂,有人生气了。”

红妆一头雾水。

“生气,谁生气了?”

沈风斓神秘一笑,也不告诉她,只道:“你想不明白吗?那就站在这院子里想,想明白了再进来。”

说着带着众人进了屋子,小衣回头朝红妆做鬼脸。

把行李都收拾下去后,沈风斓让古妈妈和浣纱过去,和她们说起了心里话。

“浣纱伺候了我这么些年了,也是时候该享享福了。依我的意思,先前订下的那个福王府的侍卫周正,把他叫来看看。倘若他嫌弃了浣纱,那咱们便不要他,再寻一个好的,如何?”

浣纱听见她这话,害羞地红了脸,低下头。

她一向是如此,遵守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一套,自己轻易不肯张口说话。

可沈风斓同她在一处久了,也知道她什么神情是喜欢,什么神情是不喜欢。

她对这个周正,分明还是满意的。

古妈妈也知道她的性子,便同沈风斓道:“也好。毕竟先前议亲的时候,浣纱是个健全人。如今少了一条胳膊,人家要或不要,也得凭人家自愿。只是娘娘才刚回府,就操劳这些未免累着,不如慢慢再说吧?”

“不必慢了,浣纱的婚事被我拖得太久了,如今我是一刻也不想等了。即刻命人去福王府知会大嫂一声,让那个周正到晋王府来。”

古妈妈知道她心意已决,便退身出去,命人去福王府招呼。

没想到福王妃心里也正揣着一件事,急得她不知怎么办。

早晨在宫里本想和沈风斓商量,却没能找到机会和沈风斓说,正惦记着什么时候同她说一说。

因见她怀有身孕,又一夜没能好好休息,不敢上门打扰。

正好晋王府就派了人来,说沈风斓请她过府,要商量浣纱的婚事。

她心中大喜,便命人叫上那个周正,更衣过后便去了晋王府。

------题外话------

汪若霏要搭上兰公主了,好想把这场好戏先写下去,哈哈。

不过出于谋篇布局的考虑,还是往后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