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两百一十三章 德军突破

第两百一十三章 德军突破

而在以往的战斗中这种采用装甲部队突击苏军防线的薄弱环节然后迅速向纵深攻击的战术是被充分证明了其有效性的,基本上上屡试不爽。第4装甲师经过两天的战斗已经有些疲惫,修整一下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前面的战斗中有些装甲车辆和坦克因为故障而抛锚需要紧急修理。而且德军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要找到苏军防线上的薄弱环节。找到这个薄弱环节,那么就可以将第4装甲师全力投向这里进行突击,这才是德军的闪电战战术精髓,装甲部队才有发挥优势的地方。

由于德军发起这次进攻具有一定的突然性,战斗一开始苏军的第38集团军的防线很快被突破就有力地证明了苏军很显然是被莫斯科方向上的佯攻给迷惑了一定的时间。因此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上将依然对于突破当面的苏军第21集团军的防御有很强的信心。

以此同时,随着德军大量的主力部队到达,第21集团军司令员戈尔多夫中将明显感觉到防守开始吃力起来,很多地段都险些被德军突破,而他并没有多少预备队。因此戈尔多夫中将不得不紧急向新任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司令员瓦图丁大将报告了目前的战况,并申请新的增援部队部署在目前第21集团军防线的后方以便在德军突破防线后能迅速进行反突击,阻挡住德军的进攻箭头。

从原西南方面军更换名字而来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司令员瓦图丁大将是在铁木辛哥元帅被调回莫斯科后才到任的。他原来是苏军总参谋部的副总参谋长,受过良好的战役指挥训练,因此深知在一场战役中的预备队有多么重要。虽然苏军高层在战役开始时被德军在莫斯科方向上的佯攻给迷惑了,但是身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的瓦图丁大将依然在手中掌握了有三个师的预备队。

戈尔多夫中将的报告让瓦图丁很焦虑,目前因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误判,导致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除了自己手中这三个师的预备队就没有更多的兵力了。新组建和从远东特别红旗军区调来的精锐野战部队现在才开始准备向斯大林格勒方向进行调动,谁也说不清楚这些部队什么时候能到达。而在第21集团军的后面一直到顿河大弯曲部再到斯大林格勒苏军已经没有什么野战部队了。一旦自己手中这三个师的预备队被耗光,再出现什么险情自己将没有办法应对。

一般来说在大型战役中,双方都会有战略预备队。而这些预备队必须是要在关键的时候投入战斗,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如果一方能通过战斗迫使另一方提前投入预备队,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说是胜利在望了。而现在在斯大林格勒以西的地域,苏德双方进行的这场战役中,德军就是已经是在迫使苏军投入预备队,很明显现在德军的态势非常好。

可是这对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司令员瓦图丁大将来说就是一个痛苦的选择。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第21集团军的部队现在的防守基本上是使出了全部力气才堪堪阻挡住德军的进攻,而且防线随时有可能会被德军突破。那么苏军投入预备队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问题是一旦预备队投入过早,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将失去在以后的战斗中灵活作战的资本。而新的增援部队还才开始调动,很可能会迟到。瓦图丁大将在思考了好一段时间后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将方面军预备队三个师中的两个师转隶给第21集团军,并且将这两个师机动到博科夫斯卡亚地区。

但是这一调动还是有点太晚了,德军在战斗中已经发现了苏军防线的薄弱环节,这个地方就是滴172步兵师以北与友邻部队的结合部。德军第4装甲师经过一昼夜的修整,已经集结起来,开始重点向这个结合部发起了强大的突击。

一般来说,在防御的时候两支部队的结合部总是比防御的正面兵力和兵器要差一些,而且责任并不明确。德军在以往的战役中也常常会以这种结合部作为突击的目标,基本上是一打一个准。由于德军师的编制比苏军师的编制要大,因此一个装甲师会有两百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这样强大的突击力量苏军结合部的薄弱兵力是根本无法阻挡的,因此德军第4装甲师的突击比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就打开了突破口。

很快这一紧急情况就被第172步兵师师长费奥克季斯托夫汇报给了第21集团军司令员戈尔多夫中将,并且请求立即后撤以免被德军合围。在还没有收到集团军司令部的回复时,费奥克季斯托夫以非常主动的精神下令974团和768团各抽出一个营与正面德军脱离接触向后撤退到后勤基地加强那里的防御。并同时立即给西多罗夫下令,必须坚守到师主力部队后撤。

这是因为费奥克季斯托夫一接到德军装甲部队实现了突破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一地域的地形和交通情况。要知道由于苏联境内糟糕的交通状况使得装甲部队在进行快速突击时,必须要依赖现有的公路。而这里只有一条可供德军装甲部队向东突击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虽然没有什么大部队,但是好歹有一个营已经到了这条公路上进行防御。虽然人数并不多,但总归能拖住德军装甲部队前进的步伐和速度。而且他还是对西多罗夫有一点期望,毕竟在谢尔普霍夫镇的战斗中西多罗夫经历过血战坚持到了援军的到达。但愿这一次西多罗夫同样能做到这一点。

现在时间因素就非常关键了,费奥克季斯托夫和拉普捷夫一面开始指挥师主力部队缓缓后撤,一面把希望寄托在了前两天还认为对形势判断有误的西多罗夫身上。

严大力已经指挥部队将防御工事修筑得差不多了,他此时正在营指挥部内考虑是不是再派出部队继续向东去博科夫斯卡亚的外围再修筑一道防御阵地。因为他此时觉得在这里防御应该不能阻挡德军的快速突击,根据历史上所发生的战争进程,德军是经过了战斗很快就攻到了斯大林格勒城下的。而此时他还不知道德军装甲部队已经突破了苏军的正面防线,正全速向他所在的地方扑来。

突然,一名通讯兵拿着一封电报急急忙忙地冲到了严大力所在隐蔽部,大声报告道:“大尉同志,师司令部的紧急命令!”

严大力一看这个通讯兵紧张得发白的脸庞,就发觉有点不对劲。他急忙结过了电报仔细看了起来。果然是这样,自己判断得没错,德军已经突破的正面防线正从公路的北部向自己所在的防御阵地冲过来。虽然这一情况表明自己完全判断正确,而且师长费奥克季斯托夫已经知道了自己擅自后撤到这里进行防御而并没有追究自己的额意思。但是此时严大力依然高兴不起来,原因很简单,师司令部的电报上说一个德军装甲师已经向自己猛扑过来。

要知道这里只有自己一个营的兵力,就算把后勤基地中的辎重连组织起来也没有多少人。要在这里阻挡德军一个装甲师的突击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费奥克季斯托夫给他下的确实死命令,必须要坚守到师主力后撤到这里才行。

看完这封电报那一刹那,严大力甚至有了带领部队继续向东逃的想法。但是他很快就否定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就算是所有人包括依瓦什科夫这样的政工军官都能同意向东逃也不行。要知道自己这个营只是步兵,行军的速度并不快,一旦离开了这里刚刚修筑好的防御工事而向东逃,德军装甲部队百分之一百会追上自己来一个毫不费力的大屠杀。要知道人的双腿肯定跑不过坦克装甲车这种机械车辆的。

在营指挥部内的依瓦什科夫和谢尔久克也都看了师司令部发来的命令,然后就盯着严大力,等待他的命令。

严大力从自己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惊醒过来,苦笑道:“同志们,上级的命令已经下达了。这个不是个容易完成的任务啊,我估计德军的装甲部队很可能在二十分钟后就会到达。你们看该怎么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我认为应该立即将后勤基地中的所有人员都组织起来加入防御战斗,毕竟后勤基地里还有一百多号人。是司令部已经任命你为指挥员全权负责这里的防御。”谢尔久克立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认为应该告诉所有的指战员现在的实际情况,如果我们隐瞒德军的强大兵力,一旦营里的士兵们特别是新兵们看到那么多敌人的坦克会士气动摇的。应该告诉全营指战员我们师的主力部队很快也会撤到这里进行防御,这样我们营才不会一触即溃。”依瓦什科夫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