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两百二十四章 集思广益的结果

第两百二十四章 集思广益的结果

基利杰缅科又转身对严大力说道:“西多罗夫同志,你不是说需要补充兵力吗?现在有了,我也只能给你这样的补充人员了。其他的支援我确实也没办法,现在你们三营的任务很重要,我们现在谁也不知道德军装甲部队是不是真的被你的地雷阵给拖住了前进的步伐,一旦敌人识破了你的花招,那么城市的西面就是敌人的主攻方向,你们三营必须得守住划给你们的防守区域,不能放敌人进城。你明白吗?”

“可是这些工人并不是士兵,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实际上在战斗中用处并不大。我可不愿意带着这样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平民上战场,这简直就是让他们去送死。在激烈的战斗中光是有热情并不能保证能够胜利。”见到政治副团长萨姆克利奥夫和地方苏维埃主席阿莫柯西廖夫已经离开团指挥部,严大力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他知道基利杰缅科中校实际上心里也是这样的想法,不然刚才就不会听到这个建议一言不发,沉默了好一会。

严大力原本以为基利杰缅科会支持和同意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基利杰缅科却招了招手说了另外一番话:“请你过来看看地图,这里到这里就是你们三营的防御区域。这样大的区域就算你们三营满编放到这个区域也就像在大海里撒了一把沙子,何况你的三营有一个连已经减员很严重了。还是那句话,我没有多余的兵力调配给你,一营和二营要负责这个城市的西南方向以及南部方向上的防御。现在我这个团长手中也只有团指挥部能凑出来的两个排作为预备队。西多罗夫同志,你是**员更是一名指挥员,现在既然这座城市的工人们积极要求加入部队参加战斗。那么你的职责就是将这些人组织起来为包围这座城市出力,不管你用什么方法。”

基利杰缅科这番话有些尖锐,不过确实说的实话。严大力根本拿不出理由来进行反驳。现在任务已经下达,自己只能去想方设法执行这个命令而不是和上级继续讲困难叫苦。想到这里,严大力没有办法,只得点点头说道:“好吧,那我执行命令,多吸收点工人进行战斗。”说完他立即离开了团指挥部。

三营的所有军官很快就被严大力召集起来,他指着地图上的预定防御区域说道:“这里是团里给我们指定的防守区域,我们营已经损失了一部分士兵,可上级要求我们必须守住这个地区。怎么样?大家都谈谈意见和建议吧。”

对于这么大的防守区域严大力从心里觉得就凭一个营是没有办法守住的,他鼓励营里所有的军官提建议也是想发动大家的智慧来出谋划策。看能不能有什么好的点子能讨论出来。现在时间很紧,不知道德军会不会被自己设置的虚虚实实的雷区能拖住多久,所以三营还得尽快拿出防御方案来。

谢尔久克是刻板出身,对于军事地图要比几个连长更熟悉。当他看到严大力划定的区域时也倒吸了一口凉气,按照苏军的条例和常理,防守这样大的区域至少应该需要一个团以上的兵力才行。因此他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西多罗夫大尉,这不是开玩笑吧?现在我们三营满打满算也就三百人左右,平均分散到这个防守区域可能每一百平方米才会有一名士兵防守,这样防守岂不会到处都是漏洞?”

对于自己这个比较看重的副手,严大力也知道他说的实话。但是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士气,他也只得照搬刚才基利杰缅科对自己的那番话来进行驳斥。当然他也不忘提起三营会得到一批这座城市里的工人的支援。

一听到有支援,依瓦什科夫倒是眼睛一亮,急匆匆地说道:“营长同志,能有多少人来咱们三营?”在这位政治副营长看来这些**员和共青团员是有力的生力军,完全可以改变目前三营兵力不足的窘境。当然,依瓦什科夫并不懂军事指挥,也就不知道这样的平民实际上在战斗中用处并不大。

严大力双手一摊,说道:“我也不清楚,只是到时候政治副团长萨姆克利奥夫同志会带着他们来我们三营的。”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古谢夫开口了:“我看是不是可以将部队撤进市区而不用再城市外面建立防御阵地?我的想法是敌人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坦克部队,并没有多少步兵跟随。如果我们在城市外面设立防御阵地,很可能会被敌人一个坦克冲锋就突破。如果将部队放到城市里进行巷战,敌人只用坦克是无法和我们战斗的,因为他们没有步兵来巩固已经占领的区域,而且坦克在城市中发挥不出机动性。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完成团里交给我们的任务。”

这个建议很不错!自己怎么忘记了德军前锋全是坦克而没有步兵跟随呢?当初在谢尔普霍夫镇的战斗中不就是德军因为步兵被挡住而没有进入城市才被被击毁了很多坦克吗?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幸好参加过那场战斗的古谢夫还没有忘记,看来发动大家想办法是个不错的好主意!其实严大力并不知道在苏军中发动手下的指挥员想办法提建议是个很罕见的事情,只是因为他来自后世的中国,把解放军的一些方法不知不觉地用上了。

“我觉得古谢夫的这个建议很好,只要我们拿出当初在谢尔普霍夫镇的战术还是有很大可能守住城市的。”一向乐观的思维林琴科也开口支持古谢夫。而一旁的古斯塔诺夫到没有说话,这位作战勇猛的连长并没有什么想法能提出来,反正只要营长同志下命令自己执行就好了。他的九连在前面的战斗中损失最大,有将近一半的士兵没能撤到博科夫斯卡亚市。

天已经接近黄昏,为了争取时间,严大力没有再多说什么,立即下令让七连和连沿着城市的西部开始布防。他命令将这两个连全部分散成三人反坦克小组,就像当初在谢尔普霍夫镇所采取的战术一样,重点就是占领各种楼房打敌人的坦克。并且确定了营指挥部的位置就在两个连的交界处后面大约三百米的一座东正教教堂里的地下室。古斯塔诺夫的九连由于人数只有满编的一半,作为预备队布置在营指挥部的周围,准备接收来自地方上的工人后在作战中支援顶在前面的两个连。

很快三营就在严大力的带领下来到了预定防守区域,这时天已经快黑了,光线也开始暗了下来。在三营的防守区域内有两条主要公路向城市中心延伸,一条就是米列罗沃到博科夫斯卡亚的那条公路,严大力可是在这条公路上设置了好几个虚虚实实的雷区。另外一条是从西北方向上的米古林斯卡亚通往博科夫斯卡亚的公路。这两条公路都是主要公路,路面就算进入了城区也比较宽。为了不然德军坦克在这两条公路上快速前进,第一线的七连和连将主要力量都放在了这两条公路两侧的房屋内。与此同时谢尔久克还带着九连将所有能找到的公共汽车以及各种车辆拖拉机都堆积在路面上,每隔五十米就设置一处路障准备减缓德军坦克的前进速度。

等到这些准备工作做完以后,严大力才带着营指挥部的所有人员来到了预定设立的教堂。这座东正教教堂早就没有了神职人员,他们来到地下室时,一打开门严大力就看到了双很多惊恐的眼睛。地下室里挤满了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战争已经开始了一年多了,所有的平民都知道在战场上哪里最安全。这个地下室很大,是个天然的避难所。而自从下午他们从市苏维埃委员会得知德军马上就要进攻这座城市时,附近的居民不约而同都躲到了这里。

一看到进来的是苏军的军官和士兵,所有在地下室里的人都松了一大口气。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走到了严大力的面前,用悲伤的口吻问道:“指挥员同志,敌人马上就要进攻了吗?为什么红军要一再撤退?为什么不能将德国人赶回去?要知道我们可是给红军多么大的支持啊,我的儿子、孙子都加入了红军,我们的粮食也交给了红军,就连儿童们的口粮都不够,婴儿们没有牛奶喝,我们这些妇女就在今天上午还在车间里为红军生产子弹。你们却准备将我们丢给德国人!我们就想问问红军是不是还要撤退,还要退到哪里去?”说完,这位老妇人开始默默地流泪。而其他的妇女们也开始议论纷纷,这其中还夹杂着一个婴幼儿的哭声,一时间地下室里嘈杂起来。

ps:这一章是8月30日晚上23点15分码完上传的,也不知道网站审查后会不会在30日放出来。如果友们30日晚上不能看到,那就31日再看吧。31日我还会另外再更一章。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