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两百四十六章 撤离

第两百四十六章 撤离

在费奥克季斯托夫批准了974团这个反击计划后,基利杰缅科也定确下了来974团的撤离顺序。现在一切都基本准备就绪,974团的指挥员们只等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的最后命令就开始实施。可是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眼看着天色已近黄昏,原本应该早就得到最后命令的974团却迟迟没有得到师司令部的电话。基利杰缅科、克洛奇科夫以及严大力都枯坐在地下室内,眼睛盯着那部与师司令部连通的电话机,盼望着它早点响铃。

这三个人完全没有想到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和阿尔韦申此时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来回地在师司令部通讯科的那几部电台旁边踱步,焦急地等待着方面军司令部和斯大林格勒州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协调结果。这两位师指挥员看着原定撤离计划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心里也开始焦急起来。

外面的太阳已经基本上落入地平线以下了,因此西边的天上之残留了一抹晚霞。眼看着天色即将完全陷入黑暗,费奥克季斯托夫终于忍不住了,他对电报话务员下达了一个新的指令,重新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部发送了一份请示电文。在这份电文中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直接向方面军司令员请示第172步兵师的撤离行动是不是如期进行。当然,他的言下之意也是在催促方面军司令员尽快和内务人民委员会方面协调好。

天终于完全黑了下来,这份后来发送的电文依然没有回复。这种情况让费奥克季斯托夫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与方面军司令部的联系是不是中断了。就在这时,一名作战参谋带着一位身穿内务人民委员部制服的军官来到了通讯科,报告道:“上校同志,这里有位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同志找您!”

那名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军官上前力争报告道:“报告上校同志,我奉斯大林格勒州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命令前来向您报到。根据上级命令,我的连暂时听从您的指挥。撤离博科夫斯卡亚后,我的连向斯大林格勒转移。”

来人正是原来根本不服从野战部队调派的常驻博科夫斯卡亚市内务人民委员部那个连的连长。看来内务人民委员部有自己的通讯联络方式,与野战部队完全独立,甚至比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还要先得到消息。这位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军官是得到了斯大林格勒州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命令前来听从指挥的。他根本不惧怕眼前这位上校师长,在他的眼里,自己直属上级的命令才会被执行,其他人的命令完全可以不用理会。这也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贯作风。

费奥克季斯托夫眼皮只是跳了跳,像没有听到对方的报告一样,反而立即抓起了身边的电话机摇了摇,对着话筒说道:“基利杰缅科中校吗?上级已经批准撤离计划,请您按时执行!”

说完,他又对眼前的这位内务人民委员部军官严肃地说道:“请您立即打开战备仓库,将武器弹药分配给我们师的部队以及武装工人。并立即在主要公路交汇处埋设地雷。然后等候我的通知随着我的司令部和直属部队撤离。到达渡河地点后负责维持那里的秩序。命令明白了吗?”

“明白了,上校同志。请允许我离开执行命令!”那位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军官按照条例立正敬礼回答到。

“执行吧!”费奥克季斯托夫没有多废话,他实在是不想和眼前这个死脑筋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军官多说什么。这种人是非常顽固和固执的,他相信如果不是对方的上级给这个军官下达了明确的命令,这个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军官真有可能干出阻挠部队撤离城市的事情来。对于这样只是死板执行命令而不看形势的人,费奥克季斯托夫心里很不满,但是确无从发火。这也许是战前大清洗后苏军指挥员对于内务人民委员部人员一贯的看法。

基利杰缅科在得到了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的明确命令后忙碌起来,开始调整部署,为20点30分的反突击做着最后的准备。严大力也找到了谢尔久克,并且带着营指挥部的所有人员以及谢尔久克所带领的武装工人们一起来到了七连的防守区域与古谢夫和古斯塔诺夫会合。

由于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双方在激战了一整个白天后都没有占到什么大的便宜,士兵们被巷战折腾得精疲力竭。因此苏德双方都不约而同很有默契地停止了交火。整个城市的西部平静了下来,再也没有了枪声和爆炸声。德军在白天的战斗中虽然向城市中心前进了一段距离,但是远远没有达到目的。在发现防御这座城市的苏军依然顽强战斗后,德军指挥官认为在黑夜中的巷战己方并不占优势,也就停止了进攻。

时间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20点30分。突然在连防守的区域内响起了一阵阵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苏军的反击开始了,一开始基利杰缅科亲自带领的一营犹如几把烧红的刺刀切入黄油一样深深地锲入了德军所占领的区域。紧接着一营开始了横扫,将几路反击部队周围的房屋建筑来了个逐屋清除。

由于德军在巷战中前线的部队也分散成为一支支小分队据守各个建筑物,在苏军突然出现的强大攻击部队面前被分割包围,逐个歼灭。一时间德军损失惨重,前线部队一下子被苏军一扫而空。苏军的反击相当凌厉,这让德军的指挥官有些担心起来。

德军指挥官认为这种状况说明了防御城市的苏军在经过白天的巷战后依然力量强大,甚至能组织起有生力量对德军进行反扑。很显然这是苏军经过精心策划的行动,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将在白天战斗中失守的区域给夺回来。这很符合逻辑,毕竟苏军没有重型反坦克武器,只有步兵,夜晚和黑暗能让苏军发挥出所有的优势并且能抑制德军的装甲优势。

这就是德军指挥官在苏军发起反击后做出的判断,他完全没有想到这是苏军撤离城市前的行动。由于情况不太妙,德军指挥官不得不开始调动部队,将部队集中起来重点防御苏军发起反击的区域。德军指挥官并没有下令自己的部队进行进攻,而是选择了防守。毕竟在黑夜里己方最大的优势--坦克和装甲车由于光线不好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他只需要防御,顽强地守住目前所占据的区域就好。等到明天天明,苏军的有生力量被晚上的战斗消耗一空后就可以加大进攻力度,彻底击溃防守苏军的意志。

苏军的反击持续了一个小时,时间并不算太长。在此期间,一些原本被德军认为是一件完全牢固占领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零星战斗。这是被隔绝在德军占领区域内的苏军战斗小组发现己方反击后的配合行动,一度让德军有些混乱。苏军的反击部队一发现哪里有己方的战斗小组,主要的攻击方向就指向哪里。到了21点30分,战斗终于慢慢停了下来。似乎是苏军的后备力量已经使用完了,无力再进攻。

德军指挥官再次做出了判断,看起来苏军这次反击声势浩大,但是实际上的效果并不算好。德军所占据的区域也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苏军夺了回去,大部分在白天占领的区域依然在德军手中。德军指挥官不禁对苏军的指挥官有些鄙夷,将自己的有生力量消耗一空却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这对于一支部队的指挥官来说是愚蠢的行为。德军指挥官对于明天白天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而让德军完全想不到的是,此时的苏军已经开始静悄悄地撤退了。按照事先确定的顺序有组织地撤向了城市的北部。当轮到严大力他们撤退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的23点。由于七连的区域今天晚上一直没有发生战斗,这里的德军被指挥官抽调了一部分集结到了苏军的反击方向上。因此严大力带领着营指挥部、七连和九连的一部分撤离得很顺利,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

大家都在行进时尽量不发出声音,默默地向城市的北郊潜行。一直走出了城市严大力此时才从心里松了一口气。苏军的撤离行动敌人根本没有察觉,一切都很顺利。他最担心的是部队撤离时发出的声响被德军发觉而使得整个撤离行动暴露,如果德军利用苏军的撤离行动进行尾随攻击,很难讲苏军会不会被拖在博科夫斯卡亚,又或者是被打乱组织,一窝蜂地溃逃。所幸的是这种情况都没有发生。

又走了大约两小时,前面出来了河水流淌的声音,黑夜中一条巨龙横在了部队的面前。通向渡口的路上到处都是被遗弃的车辆和各种大件行李,将这条路堵得严严实实。这是博科夫斯卡亚的市民们逃离城市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