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两百八十八章 致命弱点

第两百八十八章 致命弱点

在974团各营连的指挥员伤亡方面,一营营长牺牲,严大力建议由副营长科诺霍夫斯基上尉接替担任一营营长。这位军官也算是严大力的患难之交了,974团在哈尔科夫战役中突围出来时,这个科诺霍夫斯基就是当时突围后全团仅剩的四名军官之一。而一营副营长的职务,严大力提议由自己的老部下三营七连连长古谢夫接任。

对于严大力的人事建议,克洛奇科夫表示同意,根据以往的表现和这次战斗中的表现来看,这两名被提名的军官在他看来是适合晋升的,何况这还是自己副手的强烈建议。由于这两位军官在战斗中的表现一直很优异,政治副团长萨姆克利奥夫也没有提出反对。

在处理完伤员后送以及将人员伤亡情况、装备损失情况上报给了基利杰缅科之后,严大力终于有了一点空闲时间吃东西了。后勤股的士兵给他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热食,这让严大力很满足,毕竟在严寒的冬天吃到热食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惬意的事情。

现在974团乃至整个第172步兵师甚至于第67步兵军都在这次顿河西岸的防御战中损失很大,因此虽然目前兵力很紧张,但是第21集团军司令部依然不得不让第67步兵军暂时休整并着手给这支部队补充士兵和反坦克炮这种重装备。不然的话,第67步兵军是没有办法重新参加战斗的。

此时的第21集团军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被包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的身上。而追击德军第4装甲集群解围部队的任务则交给了第2近卫集团军的第2近卫机械化军。这个军已经按照计划在第67步兵军的右翼开始了对德军第4装甲集群的追击行动。

第21集团军的主要部队都在向德军第6集团军发起进攻,目的是想能分割这些德军部队并围歼之,最低限度也要将德军第6集团军控制的地域压缩再压缩并将包围圈组织得更为严密。苏军高层十分担心被包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向西或者西南突围。

但是苏军的情报并不准确,首先在战略上苏军就出现了误判。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对于德军第6集团军突围的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原因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固执地拒绝了德军总参谋部和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斯坦因元帅让保卢斯上将带领第6集团军部队突围的意见。这位德国元首依然没有放弃占领斯大林格勒的意图,而这种思维是完全不在情理之中的,更是是苏军高层完全没有想到的。

在战术上,苏军依然发生了小小的误判。由于侦查的结果出现了错误,导致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都认为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部队只有一个已经被严重削弱的德军第6集团军,他们认为这支德军部队由于连续在斯大林格勒市区血战,应该兵力受损严重,初步估计被包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只有十几万人。

而真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德军第6集团军在此时依然有二十多万人在包围圈内。不仅如此,在包围圈内还有第4装甲集群的好几个坦克师。这样一来,整个包围圈内部一共有三十多万人。这个数字接近苏军估计数字的两倍。

而且此时德军第6集团军的弹药还算充足,这也导致了苏军想把被围德军分割围歼的意图并不能被实现。苏军的围攻行动只是稍微将被围德军的控制区域缩小了一点,但是却让苏军围攻部队损失不小。直到抓到了几个在战斗中俘虏的德军中级军官,从这些人的供述中,苏军高层这才了解到包围圈内居然有那么多德军部队。

这既让人高兴也让人担忧。令人高兴的是这个包围圈的德军数量有那么多,能够围歼掉对于德军在整个苏联南部的兵力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也会使得德军在战线南部出现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而且还能让整个德军部队的士气受到严重打击。

而让人担忧的是这支德军部队人数太多,无论从哪个方向上进行突围都会给包围圈上的而苏军部队造成威胁,这也逼使苏军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部队加入包围德军的行列,从而会削弱苏军反攻的力量。一旦德军突围,朱可夫甚至没有很确定的把握能全歼这支人数众多的德军部队。不仅如此,苏军甚至连将被围德军分割的战术意图都很难实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有些让人沮丧,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都想尽快将被围德军全歼以便能腾出部队去参与进攻。

不过一名负责支援这次战役的空军指挥员想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位空军将军指出由于被包围的德军数量过多,在严寒的冬季特别是俄罗斯的冬天会让被包围的德军需要数量庞大的后勤补给物质。光是计算一下都很吓人,这位空军将军算出来的结果是被包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每天消耗物资的最低限度也需要22吨,这包括油料、枪支弹药以及食物和御寒衣物。

而此时苏联空军已经夺取了这一地域的有限制空权,正好能掌握被围德军的致命弱点。此时虽然苏军方面并不知道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元帅向希特勒夸下的海口能让被围的第6集团军从空军的空投行动中获得足够的补给,而这也正是希特勒不允许第6集团军突围的根源所在。但是苏军这位空军将领的观点却恰巧让被围德军最为致命的弱点被暴露出来。

在地面部队的围攻效果并不大的时刻,指挥这次战役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也逐渐认可了这位空军将领的观点和意见。因此苏联空军在朱可夫的指挥和调度下将除了在莫斯科地域防御的作战飞机之外的绝大部分作战飞机都调集到整个战场的南部地域。为的就是要彻底夺取斯大林格勒地域的绝对制空权,控制和阻断德军利用飞机给被围德军空投补给的空中通道。

苏军在做出这一决定后在整个苏联南部战场空域,苏德双方爆发了多次打的空中战斗。而由于苏联空军此时的飞机产量以为转入战时轨道而得到了提升,也培训了大量的飞行员,因此苏联空军也不像战争开始时那么没有力量了。此时的苏联空军已经完全有能力在这个特定空域与德国空军一较高下。

反观德国空军由于飞机的数量和飞行员在战争进行到现在出现了增长缓慢的现象。再加上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必须要为运送后勤补给物资的运输机护航,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德国空军战斗机在战斗中被束缚了手脚,显得很被动,被击毁的战斗机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而此时德军的运输机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容量上都有所欠缺,这也导致了德军运输物资的效率比较低下。

绞杀德军空中补给线的战斗一直在持续,自从地面部队的解围行动转向失败后,德军第6集团军只能从空投行动中获得补给。而自从苏联空军开始执行空中绞杀行动后,德军第6集团军每天获得的后勤补给物资就在连续下降。从最开始还能勉强得到所需补给,到后来的勉强维持最低限度的补给,到了最后不管德国空军怎么努力,始终无法给第6集团军提供最低限度的后勤补给,,最多只能提供给第6集团军最低限度补给物资的10%。这也使得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上将几乎每天都向德军总参谋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发报,要求空军想办法运送后勤补给。这位德军上将此时已经被任命为包围圈内的德军最高指挥官。

此时的第6集团军由于后勤的慢慢断绝,也丧失了从地面突围的能力。此时的第6集团军只能利用有限的野战机场后送少量的重伤员,这还得德军飞行员要选择清楚或者黄昏这样十分接近黑夜的时候才能冒险起飞。

天气一直很寒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冷。德军士兵们由于缺乏食物和取暖的燃料而有些士气低落。为了保证取暖需要,德军指挥官为了保持士气不得不同意将一部分坦克燃料作为取暖的燃料。因为由于御寒衣物以及食物的短缺,德军士兵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持不被冻伤或者冻死也只有采取这样的办法。

而此时的德军坦克由于燃料被用来取暖也只能停到德军的防线上作为固定火力点使用。炮兵部队也因为牵引的卡车没有了汽油而只能选择固定发射阵地而不能进行转移。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得德军防御苏军的围攻也越发艰难起来。

而苏军的围攻部队却没有放弃进攻,他们并没有坐在那里干等着德军崩溃,而是在主动突击。因为在外围的苏军反攻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量的苏军部队被被围德军牵制住也影响了反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