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严大力的请求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严大力的请求

而费奥克季斯托夫少将对西多罗夫的态度却让特列亚毕奇尼科夫非常吃惊,军长同志很明显是和西多罗夫少校很熟悉,甚至显得很亲密。难道是因为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原因?

没等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想明白,严大力也笑着说道:“将军同志,我可是强烈要求回原部队来啊。既然你让我选,我当然愿意回近卫第24步兵师,那是我的老部队。”

“哦,好吧,我来安排。对了这位是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少校吧?”费奥克季斯托夫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少校,开口问道。

“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向您报到!将军同志。”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可不敢像严大力一样随便,他只能按照规矩向费奥克季斯托夫立正报告。

“将军同志,我想向你提出第一个请求,让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担任我的副手,任团参谋长。我和他是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一起学习的同学,对他比较了解。他担任我的副手是合适的,请你批准。”严大力在特列亚毕奇尼科夫自我介绍完以后生怕费奥克季斯托夫直接指派到其他部队,连忙插话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严大力的这番话就连在在一旁的斯托利亚罗夫都觉得有点过分了,一个团长居然直接向军长请求任命自己的推荐人选来担任自己的副手,这有点越界了。他正想开口否决严大力的而这个提议,没有想到费奥克季斯托夫却不以为意地先开口说道:“嗯,你这个请求可以考虑。怎么?你的请求还有点多?你还有什么请求?”

这下不止是斯托利亚罗夫了,就连特列亚毕奇尼科夫都觉得严大力过分了。这哪里像是一个团长在面对军长时所说的话?这完全是两个地位相差不大的人在商量某个事情的口吻。这再次刷新了他对这个西多罗夫少校同志的认知。

而此时斯托利亚罗夫心中也是惊骇莫名,他完全想不到是什么能让西多罗夫这样想军长同志开口请求。难道是这个西多罗夫少校的背景让其这么有底气?这得有多大的背景啊?而看上去好像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军好像同样认为西多罗夫有这样的资格可以和自己这样说话。斯托利亚罗夫立即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他突然明白了原先军长同志为什么暗示说西多罗夫少校背景深厚的原因了。很显然,军长同志很可能已经知道这个少校的真实背景甚至是已经被上级打过招呼了。

斯托利亚罗夫的猜测很准确,费奥克季斯托夫对于严大力在莫斯科的表现十分地关心,最初他的目的只是不想让严大力在进修完成后被调走,至于这个少校的真实背景他其实还不是十分地清楚,只知道有很深厚的背景。

结果费奥克季斯托夫通过了一些自己的人脉关系打听到了严大力在莫斯科学习时所发生的事情,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原来严大力的背景居然是红军中的巨头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这也难怪自己当初被索科洛夫斯基将军指派去调查这个西多罗夫。而就在西多罗夫快要毕业时,费奥克季斯托夫还接到了自己的老上级索科洛夫斯基将军专门打来的电话,指示他要重视西多罗夫少校并且为其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建立功勋。很显然,这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在为自己的准女婿在铺路了。不过就算没有这个电话,费奥克季斯托夫一样会这样去做的,因为他非常欣赏这个年轻的少校。

而这也是费奥克季斯托夫会容忍严大力提出一些在其他人看起来很过分的请求。严大力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他在离开莫斯科前,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就曾经说过会帮他给他的上级打招呼的。看上去至少费奥克季斯托夫少将是已经被老元帅通过手段告知了的,这也让他的心里有些欢欣鼓舞,自己总算是有了一点实施自己想法的自由了。

既然哟了这样的条件,面对费奥克季斯托夫的询问,严大力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对于将要指挥的团的编成构想都说出来。他回答道:“将军同志,不管我将去指挥近卫第24步兵师的哪个团,我都想将部队的编制做一些改动。通过去莫斯科的学习,我认为在战斗中一个步兵团加上少量的炮兵这样的配置与敌人进行战斗有些过时了。不管是在防御中还是在进攻中都是这样,我们部队的火力输出和机动能力都大大若雨德军。因此我请求将我指挥的团削减一些步兵分队,增加更多的反坦克炮兵分队以及坦克装甲车分队,并且还申请对我的团增加卡车这样的牵引工具。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

斯托利亚罗夫终于忍不住了,他立即接过话头表情无奈地说道:“西多罗夫同志,您这样的请求说实话军里无法办到啊。我可是很清楚目前整个军的装备种类和数量,您的设想根本没有可能实现。”

斯托利亚罗夫并不想和严大力正面起冲突,而是从严大力的具体要求入手进行否决。这样就能在不得罪严大力的前提下否决这种他看起来很荒谬的提议。

只是让斯托利亚罗夫感到吃惊的是,费奥克季斯托夫此时笑了笑,对斯托利亚罗夫说道:“以前总参谋部不是搞过一个关于部队编成的调查吗?这说明经过战争开始这一年多来,上级充分认识到了我们部队编成不合理的问题,所以才会想要改革。我可听说总参谋部已经基本上确定所有的集团军除了坦克集团军以外都要改编成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至于军一级也有可能改,只是时间上不确定。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支持西多罗夫同志的建议,将他指挥的团先进行改革,进行试验。毕竟这样的部队编成改革在红军中大规模铺开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究竟这样改革在战斗中会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也需要验证。至于装备嘛,我们可以向集团军司令部甚至方面军司令部进行额外申请,就说我们想要对部队变成改革做一个试点,一个团改革部队编成所需要的装备不算太多,上级会批准的。我们甚至可以新组建这样的一个实验性质的团来进行试点。”

既然军长同志支持这个背景深厚的西多罗夫少校的建议,斯托利亚罗夫上校没有再提出异议,只能点头称是。在他看来,就算是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军同意这样干,方面军司令部和集团军司令部都不一定会批准。到时候就算是军长同志支持也没有办法实施看上去非常困难的编成改革。

由于需要上报进行部队编成改革试点,因此严大力和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并没有马上被确定去指挥那个团。一切都要上级批准后才能确定严大力去那个团担任团长,因此严大力两人依旧留在了军司令部等待正式任命。

斯托利亚罗夫并没有耽搁,他起草了一份报告并以近卫第13步兵军司令部的名义上报给了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部。集团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中将和安德烈耶夫少将对这份报告的反应却出奇得快,集团军并没有多余的装备,因此这份报告被他们上报给了中央方面军司令部。让上级来决定是不是搞这个部队编成改革试点。当然他们肯定不会承认他们同样听到了总参谋部想要各个部队编成的小道消息,也同样不会承认自己通过一些有心人的转达已经知道了西多罗夫少校的身后站着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这个红军中的巨头。

而此时的集团军参谋长安德里耶夫少将心中很是对自己的慧眼独具感到满意,在不知道这个西多罗夫少校的背景之前就有意识地提拔这个自己欣赏的年轻少校。这样基本上算是和西多罗夫少校接了善缘,也算是提前对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示好,对于自己以后的晋升之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中央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上将倒是并不十分在意严大力的背景情况,因为他又着自己的靠山并且已经成为了苏军中的方面大员。但是他也十分赞成总参谋部的部队编成改革思路,因为他在战争开始时就是一名机械化军的军长,也和德军的摩托化部队进行过多次战斗,深知诸兵种合成部队要比纯步兵部队的战斗力强大得多。因此对于下属有部队主动提出进行编成改革试点他十分爽快地同意了这样的请求,批准给近卫第13步兵军增加一个诸兵种合成团的装备。他的要求只有一点,需要这个团在进行过实际战斗后能提出详细的报告,总结出部队编成这样改革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以便积累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部队编成改革试点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