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章 切尔尼戈夫之战(六)

第四百二十章 切尔尼戈夫之战(六)

因此当费奥克季斯托夫在征询严大力的意见时,他根本不知道想要将谢列布里亚科夫赶走的正是严大力。严大力当然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好机会,立即说出了自己的意见,鉴于谢列布里亚科夫在战役开始后的一连串不好的表现,强烈将其调离近卫第24师甚至调离近卫第13军。当然,严大力并没有故意地添油加醋向费奥克季斯托夫诋毁谢列布里亚科夫,而是实事求是地将这个少校所犯的一系列错误列出来。因为严大力知道自己说的话是有事实根据而不是胡乱编造的,就算是以后有调查,自己的说法也完全能站得住脚。

可以想象,当严大力列举了谢列布里亚科夫的所犯错误后,费奥克季斯托夫会有什么反应,这实际上就是宣布了谢列布里亚科夫在一线部队前途的终结,因为既然有这名少校的直属领导正式提出撤换,那么这肯定是要写入谢列布里亚科夫的档案的,以后他在想被调动到其他部队任职,那么只要有人查看他的档案,就会得出这名少校完全不称职的结论。

费奥克季斯托夫是清楚严大力深厚的背景的,因此对于这个谢列布里亚科夫他更是不惧怕撤换以后会对自己有什么不良的影响。最终,这位军长同志召集了斯托利亚罗夫和近卫第13军军事委员会委员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最后的决定,那就是立即撤换谢列布里亚科夫的职务,将其调往军司令部暂时担任后勤科的参谋,彻底远离指挥岗位。而近卫第974团团长一职由该团参谋长暂时接任,同时从军司令部的作战科调了一名参谋去协助指挥。

很快,要求谢列布里亚科夫将部队交给副手并立即到军司令部报到的命令就下达了。最开始谢列布里亚科夫还觉得奇怪,为什么自己的部队在切尔尼戈夫市区内正在激烈战斗的时候军司令部会让自己移交指挥权回去报到。等到他真的来到军司令部以后,军参谋长斯托利亚罗夫上校向他宣布军司令部的决定。谢列布里亚科夫一下子就懵了,他完全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因为他知道自己职务被这样调动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推动的结果,这相当于宣布自己在一线部队指挥员岗位的终结。

愤怒的谢列布里亚科夫一下子失去了理智,大喊道:“为什么军司令部会有这样的决定?到底是什么原因?我需要一个理由!”

“谢列布里亚科夫同志,请注意您的说辞!难道您在红军中没有学习过条例吗?面对首长您这样的态度是错误的!这是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开会讨论后的最终决定,作为一名苏联红军的军官您应该理解并服从上级的命令!每一名红军指战员都应该明白,上级的命令不是用来讨论的,而是应该去执行!”斯托利亚罗夫没有想到谢列布里亚科夫会这样事态,他用冰冷的语气严厉地说道。

激动得涨红了脸的谢列布里亚科夫胸膛大幅度地起伏着,虽然受到了斯托利亚罗夫的警告,但是他依然很不满:“上校同志,我实在是不能理解军军事委员会的这个决定。您说得对,我应该服从命令,但是我保留向上级申诉的权利,不管是向集团军司令部还是向方面军司令部。”说完这话,谢列布里亚科夫草草地敬了个礼就离开了。

斯托利亚罗夫也有些生气,这个谢列布里亚科夫太目中无人了,完全不把自己这个比他高几级的上级放在眼里。不过斯托利亚罗夫没有因为谢列布里亚科夫的无礼而失去判断力,刚才这个少校的话中明显是带有一丝威胁的成分。谢列布里亚科夫暗示会向上级告状的态度让斯托利亚罗夫隐隐有些不安,因为这个被调职的少校一直以来都在不同的场合宣扬自己是从莫斯科来的,暗示自己很有背景。而斯托利亚罗夫本人是没有什么背景的,他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在以后会在职务晋升上受到什么不好的影响。

但是此时的斯托利亚罗夫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他是近卫第13军的军参谋长,负责领导整个军司令部的各个部门。而谢列布里亚科夫则被调到了军司令部的后勤科,正好属于斯托利亚罗夫的管理范围,因此这个宣布谢列布里亚科夫职务调动的恶人必须要让他出面来宣布。而他其实是知道最开始推动调走谢列布里亚科夫的人就是严大力,现在斯托利亚罗夫只能期待严大力的北京更强硬,能过压制住谢列布里亚科夫身后的人。只有这样才会对自己以后的晋升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而与斯托利亚罗夫心中想的一样,谢列布里亚科夫其实在稍微冷静了一点后也明白过来自己这次职务的调动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推动。根据排除法,他很快就确定了是近卫第24师师参谋长西多罗夫中校是罪魁祸首。这其实都不需要什么证据,因为谢列布里亚科夫认为自己只是和这个顶头上司有矛盾。只是让他惊讶的是,看上去自己的这个对手在军里的影响力相当大,甚至能影响军里的军事委员会,这是很不正常的,毕竟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师的师参谋长再怎么说也不可能让军军事委员会的三个成员能够都全力支持自己。

想明白了这一切后,谢列布里亚科夫决定暂时不去后勤科报到,而是去找了军通讯科的一个通讯参谋。他必须要与自己在莫斯科的老上级取得联系,向他汇报自己在近卫第13军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至少他就是这样去理解这次职务调动的。

谢列布里亚科夫在草拟了电文后到了通讯科,军通讯科科长正好被费奥克斯季斯托夫召去了。因此他很容易就通过赠送一瓶伏特加酒的方式诱使了通讯科的通讯参谋将自己的电文发向了莫斯科自己的老上级所在的单位。那名通讯参谋是知道谢列布里亚科夫这人在莫斯科有背景的,再加上通讯科长不在,看在那瓶伏特加酒的份上帮了谢列布里亚科夫一把。

谢列布里亚科夫并没有在通讯科等待回电,因为他知道不可能会有回电,而自己的老上级不可能给他回电,而是会在接到电报去想办法的。这也是他和自己的老上级之间的一种默契,毕竟自己是被老上级推荐到前线来指挥部队的,如果自己被从指挥岗位上调走,那么自己的老上级如果什么也不做也是脸上无光的。因此他可以确定的是自己的老上级一定回去为自己调动职务的事情活动一番的。

确实如谢列布里亚科夫所判断的那样,在莫斯科红军总后勤部的一名少将在收到了谢列布里亚科夫的电报后就开始了活动。首先这位少将做了一番调查,他打电话咨询了一下与自己有工作关系的白俄罗斯方面军后勤部部长,旁敲侧击地问了问近卫第13军为什么毫无理由地撤换了一个团长的职务,而且还是正在激战的情况下这么做。

红军总后勤部分管着所有方面军的后勤物资的发放,虽然有很多高级将领都盯着后勤物资,使得这位总后勤部的少将不敢明目张胆地扣押某个方面军的后勤物资。但是一旦是总后勤部的将军真要想办法拖延或者是对后勤物资使点小手段,这中间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后勤部长十分清楚这中间的门道,明白总后勤部的将军还有有点小权利的。不说别的,假如说方面军需要某些型号的弹药进行补充,那么如果总后勤部的将军完全有理由给拖延下来,并且还能给出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比如这种型号的弹药一生产出来就被其他方面军给分光了,而这些方面军在战斗时急需这种弹药的补充,而这种弹药的生产能力不足等等。

因此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后勤部长在接到电话后并没有怠慢,而是立即给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部发电报,关心一下近卫第13军对于一名团级指挥员职务的突然调动问题。在电报中,这位方面军后勤部长暗示被调动职务的团级指挥员在总后勤部有些背景,希望近卫第8集团军酌情处理。当然这份电报从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少并不是什么以权谋私的行为。

但是谁接到这份电报却都能明白这份电报字面下的意思,因此近卫第8集团军参谋长安德烈也耶夫少将在接到电报时就觉得非常奇怪,近卫第13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如果处理不好甚至可能影响方面军后勤物资的申领。在思考了一会以后,安德里耶夫少将觉得还是应该对这起事件做个调查,而他本人于近卫第13军军长费奥克季斯托夫非常熟悉,因此他专门发了份电报给费奥克季斯托夫询问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