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一章 切尔尼戈夫之战(七)

第四百二十一章 切尔尼戈夫之战(七)

费奥克斯季斯托夫在接到安德里耶夫少将的电报后也有些吃惊,因为他没有想到宣布调动谢列布里亚科夫职务之后的两个小时之内集团军参谋长同志就给自己发来询问电报。看起来自己军里的是毫无秘密可言的,消息会传得很快,这很显然是谢列布里亚科夫在迅速活动。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的副手斯托利亚罗夫上校关于谢列布里亚科夫在被调动职务后所说的话的汇报。

说实话,费奥克季斯托夫是不想参与这种事情当中去的,因为现在正是解放切尔尼戈夫市的关键时期,他极不情愿分出精力来管这样内部扯皮的事情的。因此他心中对于谢列布里亚科夫的这种行为很是不满,坚定了一定要在战斗结束后将这个不安分的少校想办法调走的想法。

但是现在安德里耶夫将军的询问电报他却不能不回复,于是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关于谢列布里亚科夫职务调动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大致上用电报进行了回复。这这份电报中,费奥克季斯托夫专门指出这是近卫第24师师长提出的正式要求,同时也指出自己专门找到近卫第24师师参谋长西多罗夫中校进行了一次调查才最终做出决定的。

费奥克季斯托夫这样向上汇报并不是对安德里耶夫将军有什么不满,而是对操纵这次施压的谢列布里亚科夫身后人物的不满。现在正是战争时期,而且是还是战役第一阶段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一线部队的身后出现这种狗皮倒灶的事情让费奥克季斯托夫这个一线部队指挥员非常不满。因此他觉得将严大力特别提出来并暗示在这件事情上严大力也强烈要求调离谢列布列亚科夫就会起到一定的挡箭牌作用了。

原因是严大力这人的身份和背景有纪委身后和强硬,如果站在谢列布里亚科夫身后的人有什么不满那就去和严大力背后的人物扳扳手腕,看能不能敌得过。其次,费奥克季斯托夫心里非常清楚在莫斯科的红军高层那里严大力对于诸兵种合成部队战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挂了号的,因此如果有人想从谢列布里亚科夫的指挥能力来翻案的话将显得毫无证据,也不会得到高层的支持。有了这两点,费奥克季斯托夫坚信对方是没有办法再为谢列布里亚科夫撑腰了。

其实这样做费奥克季斯托夫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虽然也有自己的背景,但是总归没有严大力的背景深厚和强硬。万一谢列布里亚科夫身后的人能量较大,那么有严大力顶在前面是为自己拉了一个很强的同盟者。而自己与严大力在这件事情上站在一起还有一个潜在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向严大力身后那些元帅们示好。让他们看到自己一直是非常照顾严大力的,这对于他以后的晋升或者说向上爬将会比较有利。

回复了安德里耶夫将军的电文后费奥克季斯托夫就不在关心这件事情了,眼前对于他来说更关注近卫第25师什么时候能抵达切尔尼戈夫,而他已经责成斯托利亚罗夫领导作战科在加紧制定该师到达后做应该采用的作战方案。只有这个师抵达后,他才能有足够的兵力去解放切尔尼戈夫,才能再次建立新的功勋。他很清楚,不管怎么样只有功劳拿到手才是实打实的东西。

很快,费奥克季斯托夫的答复经过中间的几个二传手报给了总后勤部那名少将。当这位少将拿到汇报后,他看到自己有点熟悉的一个名字西多罗夫。他一下子开始变得敏感起来,当初莫斯科发生的这件事情让西多罗夫这个名字在红军各大总部中的将领圈子里流传很广。为了证实这个报告中出现的西多罗夫与自己以前听说过的那个西多罗夫是不是同一个人,这名少将也发动了自己的关系到总参谋部的干部部去查询了一下。结果让他感到了一丝庆幸。

因为他庆幸的是自己在谢列布里亚科夫调职这件事情中并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如果自己不调查清楚就贸然出手,那么自己的下场很有可能与原莫斯科卫戍司令部稽查处处长科罗斯季科夫那个倒霉蛋一样比较悲惨。那个老兄现在还在中亚军区负责管理军用毛毯的生产呢,相当于被变相流放到了一家军工企业当管理人员,此生再也没有可能回到莫斯科的红军中枢了。而且现在科罗斯季科夫现在正好处于这个总后勤部少将的分管范围之内!

一想到这个科罗斯季科夫的遭遇,这位少将背后的冷汗直冒。当初自己很看好并且推荐去一线部队准备立功谢列布里亚科夫现在看来完全就是一个草包,而且还为自己带来了一些麻烦,惹了一些他并不像去惹的人物。此时这位少将的心中是恨死这个谢列布里亚科夫了,他甚至认为这件事情近卫第13军的处理是非常正确的,至少将这个麻烦扼杀在了摇篮里。至于谢列布里亚科夫这个草包,就让他自生自灭吧,他决定以后再也不会为这个酒囊饭袋再说哪怕一句话。反正跟随自己的军官和中级指挥员还有不少,不差谢列布里亚科夫这一个人。

总后勤部的这个少将有了这样的想法,一切都好办了起来。他首先通过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后勤部长私下传了个话,那就是近卫第13军对于谢列布里亚科夫的调职决定非常正确,他全力支持这个决定。

包括白俄罗斯方面军后勤部长在内的所有知"qing ren"都对于总后勤部这个少将突然反转的态度感到有些吃惊。这中间一定出现了什么异常情况才使得这件事情的发展突然出现一百十度的大转弯,包括准备看那名少将笑话的一些人都一头雾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近卫第25师终于经过急行军抵达了切尔尼戈夫,该师的师长一到达就立即带着师参谋长和师军事委员会委员来到军司令部向费奥克季斯托夫报到。由于需要对于接下来解放切尔尼戈夫的战斗需要第9坦克军和近卫第24师一起与近卫第25师配合。因此费奥克斯季斯托夫将这几支的部队指挥员都召集起来开会讨论进攻方案。

这个方案以及由斯托利亚罗夫带着军司令部作战科拿出了初稿,费奥克季斯托夫则希望大家对于这个方案提出一些建议和修改意见来最终完善这个进攻计划。而他最在意的还是严大力的建议,在他的心目中,严大力对于接下来如何解放切尔尼戈夫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果然,在这次会议上严大力看了作战方案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份计划基本上已经很详细了,我没有太大的意见。但是我个人认为应该合理使用工兵分队,特别是在巷战当中。因为在城市巷战中如果敌人坚守的意志很旺盛,那么我们派出的各个进攻分队必然需要与敌人逐屋进行战斗和争夺。那么到了这个时候,工兵的重要性就显露出来了。工兵可以使用炸药在房屋的墙上实施爆破,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战斗小组不用冒着敌人的枪口非要从大门进攻,有利于对顽抗的敌人实施出其不意的攻击。而这样的方法德军在对付我们第一支攻入市区内的第974团就已经在开始采用了,而且效果还不错。只是到现在为止德军看上去并没有系统地总结工兵在战斗小组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师的两个团依然还能在市区的东部和东南部站稳脚跟。而我们则应该在对切尔尼戈夫发起全面进攻之前就应该分配工兵到每个战斗小组,并且要发挥工兵的作用。”

严大力说出的极为看重工兵在城市巷战中作用的这番话让很多人都有些吃惊,因为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或者说以前从来没有思考工兵会在城市巷战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在这些人看来,工兵在部队中的作用无非就是铺路搭桥以及排除地雷等辅助工作而已,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兵种居然能在一线战斗中发挥什么大的作用,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议论纷纷。

费奥克季斯托夫连忙用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都别着急议论,然后又对严大力问道:“西多罗夫同志,您这个看法有什么事实依据吗?”

这也由不得费奥克季斯托夫有些疑惑,毕竟在他的心中同样没有想到严大力突然提出了这么一个看上去有些奇怪的建议。只是鉴于以前严大力提出的战术也好,语感也好总是非常正确,费奥克季斯托夫觉得今天严大力提出的战术应该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为了堵住所有人的口,他还是决定要问一问严大力提出这种战术的依据是什么,至少要能让大家心服口服才行。